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全行业亏损时代,曾经业绩辉煌的钢铁行业正经历着“刺骨的寒冬”。在欧美债务危机肆起,国内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高产量、低需求已是造成行业困局不争的事实。今年上半年粗钢产量连创新高,日均产量好几个月破两百万吨,而钢厂“宁亏损、不减产”的操作,供应压力短期难减。在供需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下,未来钢价走向还是要立足于需求。
6月份,我国制造业数据继续下滑,下游需求疲态尽显,“没有需求,货卖不动”已成了贸易商口里最常说的一句话。“需求疲软”似乎成了行情低迷的“罪魁祸首”。通过调研情况来看,下游终端迟迟不得释放,关键的问题是缺钱。
“不是没需求,是没钱”
马鞍山马钢一级代理商唐经理说到:“现在也不是没需求,是没钱,刚性需求在那,中间制造加工型企业还是要生产的,对钢材就有采购需求,关键是没钱,买不多。工地,钢结构采购量下降更明显,他们更缺钱。比如我们这马钢有个厂房项目,因为批不下钱来工程一直拖延。大钢厂都有资金问题,下游做配套工程的就更没有采购能力。现在工地托款欠款太严重,我们都只做老客户。”“现在没钱谁敢做工地。” 徐州一位贸易商林经理也如此感叹道。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各个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钱”的问题。据了解,自2011年开始,多个国家重点铁路项目因资金窘境推迟工期,如京石、石武客运专线等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的通车时间已经由去年推迟到今年年底。且近日有消息称,在重点审计的66个市县中,有36个少提取或少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53.14亿元(相当于其应提取或安排数的14%),有11个未落实配套资金6.12亿元。然而铁路建设以及保障房建设都是型钢重要的下游行业,它们所遭遇的资金困境同时也是包括汽车、船舶等型钢下游共同面临的,那么这种因资金问题导致的进程放缓,势必推迟对型钢的需求释放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间需求也几近消失。作为钢铁产业链上的“蓄水池”,其功能无可替代。然而随着跑路事件的频频发生,钢贸业资金黑洞被揭开,原来的“蓄水池”也随之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今年以来,各家银行都已收紧了对钢贸行业的贷款,钢贸商也因此陷入了贷款、融资难的困境。
“只能耗着,等国家出点好的刺激政策”
“资金链问题解决了就好办了,比如大型企业有了钱,他的项目就可以运营,终端也有钱采购建设,从上到下就活起来了,至少我做工地的是这样认为。现在价格跌成这样,真没办法,只能耗着,等国家出点好的刺激政策”。唐经理的话或许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声。
宏观政策强调“稳增长”
就当商家还在无奈中苦苦等待时,降息消息悄无声息到来,确实让人感到一丝意外。中国央行周四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31个基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央行两次降息,此次非对称降息更是反映了国家对于“稳增长”的决心。今年来为配合“稳增长”的调控目标,除了降息以刺激企业贷款需求外,国家还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整加大出口商品竞争力;陆续启动了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基础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安排了财政补贴363亿元,促进节能家电、汽车等产品消费。而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新低。CPI的下行为货币政策的宽松提供了空间,不排除年内仍有降息的可能。另外一方面,也反证了当前经济压力依然较大,但无论如何政策面向好,多少给悲观的钢市吹了一股心理层面的暖风。
那么钢市“春天”来了吗?
首先,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型钢下游需求释放。
从目前来看,下半年资金环境或将值得期待,而基建,汽车,船舶等行业作为型钢下游,多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流动性释放既减轻了运营成本,又加大了企业减负力度,对型钢的需求也将逐步放量。
其次,钢贸商“信贷危机”缓解,利好中间需求
继周宁商会致信商业银行后,近日周宁商会再次呼吁银行不要对钢贸商贷款实行“一刀切”,此次终于得到上海部分银行的回应,虽以提高钢贸行业的基本准入门槛为条件,银行最终还是给了钢贸商一丝曙光。
最后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1、“稳”意味着“春天的脚步不会匆忙”,寒意一时难退
就降息而言,同2008年相比,国家央行共降息5次,降息总额达到2.16%,次数多、幅度大,另外政策调控手法虽如出一辙,但力度却不可同日而语。“稳”字当头下,各种措施真正见效仍然需要时间。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唐山上周钢厂库存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厂家仍以下调报价,阶段性检修等消减库存。另外钢厂生产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下降,截至7月4日,唐山调坯型材钢厂开工率为55.1%,较上周同期下降5%左右。南方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出货不畅已成常态,价格持续处于弱势阴跌状态,商家心态整体偏空,对于宏观面利好反应平平。
2、钢贸行业赢得借贷信任“路漫漫”
虽然信贷危机稍有缓解,但钢铁行业已不能够再作为多次抵押贷款的融资平台了,钢贸行业只有从自身开始加强行业自律,才能一步步赢得银行借贷信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金融市场的降息、降准等一系列利好基本上难以直接作用在钢铁行业。
总体来看,资金的暖风徐徐吹过,需求正在缓慢到来,然而寒冬的冷意就如“高温多雨、成交不畅”依然环绕身边,此时的市场或许更需要些信心和耐心,熬过这个有点长的春寒, 迎来真正的春天。当然“钱不是万能的”,欧债危机依旧持续在向纵深发展,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外围环境依然严峻,然而对于钢市来说,严重失衡的供需关系是其久跌不止的直接影响因素。价跌量涨是今年钢市的特殊之处,产量居高不下给市场着实带来不小压力,即或需求靠钱拉起来,钢厂仍需加强模式创新,控制产能过快释放,市场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