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铁矿石“借势”上涨 需求偏强市场短线趋涨
关键词:国内钢市,铁矿石,钢材市场  发布时间:2012-12-20

  自12月份开始,铁矿石市场再次呈现景气态势,月初至今,国产矿主要市场价平均上涨30-50元,进口矿现货价已累计上涨90-110元。主流铁矿石指数之一普氏指数,从9月份的88.5点直至攀升至133.5点,涨幅确实是50%之多,但却经历了漫长的3个月的时间,而可以看到,进入12月份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其指数就上涨了15个点位,占据总涨幅的3成以上,超出10、11月份的平均涨幅,由此看出,铁矿石市场在12月份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大部分商户并不对12月份的市场抱以期望,但是从政策宏观面到市场基本面,均呈现逐步明朗化趋势,由此在市场需求状况有所提升的作用下,铁矿石市场短期趋涨的势头依然明显。促成本轮铁矿石行情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 钢材市场先行上涨,推动铁矿石价格走高。

  国内钢材市场自11月底开始便出现温和上涨态势,而铁矿石市场上涨行情的形成推迟了近一周的时间,至12月中旬随成材市场的猛烈上拉,使铁矿石市场形成跟涨状态,成品材上涨幅度基本在4%-5%,国产矿涨幅较小,仅在3%左右,而进口矿涨幅则在10%-12%。从图1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成品材市场的上涨先行于铁矿石市场,为矿石价格的走高提供利好推动因素。

  第二,铁矿石现货量有限,短线需求对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今年以来,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均提高的进口矿资源的入炉比例,由之前的50-60%提升到90%,甚至100%,由此形成对进口矿资源的强劲需求,大部分资源多为钢铁企业自主进口的铁矿石。而由于自年初,进口矿现货市场始终处于下行通道中,使得贸易商对于现货资源的操作积极性大大缩减,且对后期市场依然不看好的因素,由此便形成了进口矿港存量连续数周减少的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国内主要港口进口矿库存均呈现减少趋势。

  进入冬季,钢铁企业担心气候、运输等因素而延误铁矿石资源的采购,从而提前采购一部分资源运入厂中堆存,在国产矿生产受气候影响进一步减缓,且进口矿现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短期的采购需求也对铁矿石市场形成一定拉升动力,整体市场反弹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本轮铁矿石市场的上涨基于内、外双因,而年底翘尾行情的表现,在2013年年初或有抑制,在钢铁产能整体处于饱和的状态下,对铁矿石资源需求的扩张力不强,由此整体市场从基本面难以形成持续性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