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悄悄的摸到2012年的尾巴,不知不觉之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电影里玛雅人预测的“2012世界末日”并未来到,在人们笑谈这一盛事至于,中国的一群“暴发户”正在集体的哀叹,坊间是这样自我安慰的,2012年的钢铁行业,剩着为王,多少有些悲壮,钢铁从业者在一年中想着的不是如何去赚钱,而是如何被剩下来,有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前10个月,我国钢贸企业破产或者自动退出者占总量的1/3或者10万家,可以想象,剩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辞别这有点悲情的2012年,面对世界宏观经济依旧疲软运行、国内经济筑底缓慢回升的大环境下,即将到来的2013年钢铁市场又将展现出怎样的一幅广阔蓝图:新城镇化建设推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适度增加贷款……。
一、2012年中国钢材市场总结
要说今年中国钢材市场有什么话要说,笔者用这么几个字概括,“没有最低,只有更弱”;但这种弱势从9月下旬开始得到明显的改善,钢价也逆市在11~12月进一步实现翘尾反弹行情。
1、 用钢需求增速降低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2012年世界用钢需求增速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诸多的困难因素;国际方面的全球性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致使我国出口业增速大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速降低,因房控政策制约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放缓等是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过程持续到四季度方有所好转,十月、十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小幅回升,已经稳定于50%的扩张区间线以上部位,今年以来的经济下滑基本实现筑底回升。
根据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1-9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103亿吨,同比增加330.26万吨,增长0.65%。据此测算,今年全年我国粗钢消费为6.79亿吨,同比增长1.8%;增幅较上一年大幅降低。
2、 钢材价格走势创下新低
下游行业需求始终维持疲软态势运行,加之铁矿石、钢坯等原料成本支撑力度在年内减弱,导致2012年中国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据市场监测系统显示,7、8月份的螺纹钢价格连续击穿4000、3900、3800元等数个关口,较年内高点的价格下跳1000多元/吨,其他钢种价格也在建筑钢材的带动下,大幅度的下调。预计2012年全年国内钢材价格平均下降15%左右。
今年1~10月份,钢材的总体价格已跌至接近1994年的水平,其中8月份的板材价格一度跌破1994年的水平。
1~10月,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8%,总体上处于盈亏平衡点。
从全年各月环比情况来看,整体价格曲线呈现先扬后抑再升态势。在钢材与原材料价格走势中,钢材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钢材价格的大幅走低,引发一些钢铁企业亏损。据有关资料,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钢铁行业34家上市企业,由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204亿元,转为亏损31亿元。中国钢铁企业所以出现较多亏损,其实是前期暴利驱使的产能过快膨胀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淘汰落后的市场压力,客观上有利于行业兼并重组。只是现阶段这种市场压力还很不够,远没有达到劣势企业,尤其是国有劣势企业难以生存,主动要求被兼并重组的压力程度。
2012年的钢材价格整体上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其中3~5月份;9月底~10月份,12月份有过较为可观的反弹行情。笔者选取热轧、冷板、中厚板、螺纹钢四类钢种6大市场2012年的市场走势图如下。
3、 粗钢产量历史最高
2012年的钢铁行业,整体上处于亏损阶段,基本已经确定;而在这一年,钢厂也陷入了越亏损越生产的怪圈,粗钢日均产量始终保持在185万吨以上相对高位,其中产量最高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日均产量保持在202万吨左右的水平;据中钢协最新数据测算,2012年全年,全国钢厂粗钢产量将达到6.9亿吨,创下历史新高;产能不算高涨的同时,下游需求却是持续低迷,造成全年国内钢铁行业供大于求格局难改。
4、 钢铁炉料市场呈现“勺子”形状走势
2012年铁矿石、钢坯等原材料价格大幅跌落,最大跌幅超过3成,其成本支撑力度明显减弱,也是钢材价格下行的重要原因。2012年9月份以后,铁矿石、钢坯等原料价格超跌反弹,其中进口矿石到岸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0%,预计后市行情保持相对高位,这就使得今后钢材价格的成本底部获得抬高。
在钢铁行业整体表现极度欠理想的大背景下,今年铁矿石价格在年初小幅上涨后一路下滑,PB粉到岸外盘累计平均价格为131美元,较2011年的170美元下降22.9%。在铁矿石价格下降的同时,焦炭等燃料市场价格也再现大幅回落,如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一度低至1260元/吨,1-10月累计均价为1658元/吨,较2011年全年均价(1933元/吨)下降14.2%。进口铁矿石价格在今年的9月中旬降至最低,当时进口矿报价89美元/吨,较年内最高价格下降60美元/吨,在那一轮下跌大潮中,钢坯市场亦暴跌至2800元/吨下方。
5、 钢材库存冰火两重天
截止到2012年12月14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172.5万吨,较前一周减少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2011年12月16日),总库存减少115.6万吨,降幅继续扩大;而建筑钢材库存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0.9万吨,增幅略有收窄。
从企业库存情况看,今年年初中钢协统计的重点企业产成品钢材库存超过1000万吨,以后基本上是逐月上升,到7月底达到最高值1418万吨。8月、9月企业“以销定产”减产幅度较大,8月底库存降到1246万吨,9月底进一步降到1069万吨,比7月底下降24.61%,接近去年9月底的库存水平,企业成品钢材高库存情况得到缓解。
6、行业盈利历史最低
据钢铁协会统计,纳入钢协统计的80户大中型钢铁企业中,1至10月销售收入为29401.47亿元,同比减少6.52%,1至10月钢铁行业利润为-52.23亿元,利税562.43亿元,同比下降62.32亿元。1至10月行业利润率为-0.18%,亏损面为38.75%,累计亏损企业达31户。
经历连续数月全行业亏损后,钢铁行业终于迎来短暂回暖。10月纳入钢协统计的80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当月销售收入为2974.49亿元,同比上涨2.55%,利润为3.07亿元,环比减亏26.83亿元,利税78.6亿元,环比上涨87.22%,10月当月利润率从9月-0.85%回升至0.1%,这也是继6月全行业陷亏损后首次“扭亏”。另一方面,行业亏损面也在缩小。上述人士告诉记者,10月份当月为全行业亏损面缩小至26.25%,亏损企业10月减少到21家,相比较下,9月全行业亏损面为52.5%,8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亏损企业有42家。
7、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在2012年中国钢材市场走势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周期性回落大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几个不协调经济关系对钢市影响十分显著。
在今年以希腊债务危机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增速降速过程中,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的不利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也延续了一年多的增幅持续回落。正是这种回落的经济态势主导了2012年国际和中国钢铁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国内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以季度为周期的中国GDP增速首次“破8”,虽然四季度在国家稳增长措施的刺激过程中,国内经济基本实现筑底回升,10月、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在50点扩张区间线上连续小幅回升,进一步证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全年GDP增速确立在7.8%左右的大格局基本上难以改变。
受欧债危机恶化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因素增多,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导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去年回落了1.6个百分点。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政策预调微调力度,经济运行初步显现了触底企稳的迹象。10月份,制造业PMI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50.2%和109.3,分别比9月份增长了0.4个百分点和5.3点;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比9月份回升1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将在前三季度逐季回落的基础上实现回升,全年增速有望达7.8%。
二、2013年钢铁市场发展形势预判
2012年四季度开始,国内经济整体出现筑底回升趋势,十月和十一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显示连续在50%枯荣线以上小幅增长,年内CPI指数低位震荡;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首年执政,稳增长策略总体不变,继续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稳固经济回升形势是大概率事件,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格局不变,政策或将更加倾向于扩大内需等方面,投资力度在适合的时间段给扩内需让路,总体上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 世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我们对未来钢材市场走势的预测,需要改变原来的固定思维模式,不仅要考虑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对钢材市场在大方向上的影响;更加应该结合我我国实际经济运行趋势及钢铁行业在现阶段的变化来综合分析。比如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的今后我国经济整体上实行结构性调整,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增长点,同时投资、出口增速必然相应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出台相关政策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中的百姓安居问题,国家产业链安全战略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钢铁市场的走势。
在2003年钢铁市场预测中,由于我国经济已经显示出长期较快和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趋势,关注适度投资拉动、深化改革、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钢厂产量控制已经成为影响明年钢市的几个主要因素。
受欧美债务危机拖累,国际金融震荡,经济疲软的大趋势明年难以改变,这就减轻了人们对明年国际通胀压力的担忧。
QE4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推动美元贬值,增加全球通胀压力。许多国家为走出经济疲软的困境也不同程度上采取了增加货币供应的量化宽松刺激经济政策。量化宽松政策是把双刃剑。虽然量化宽松政策会刺激国内经济,但也会刺激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引发国际通胀。这也是国内激辩是否需要投资拉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清楚通胀上升期与目前的经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期,适度的量化宽松对通胀的不同影响。二是需要清楚美国第四次量化宽松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和一些国家适度量化宽松的区别。
未来国际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是,欧美陷入债务危机,经济疲软,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大宗商品继续价格高位震荡。如果震荡走低,说明金融经济形势阶段性严峻,如果震荡走高,通胀压力增加,新的风险和危机就会增加。这就是世界经济的未来实践。正是这种未来经济实践也决定了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欧洲经济会出现继续疲软和社会矛盾加剧。也推动非洲和中东局势的更加动乱和亚洲的不安定。世界经济明年也摆脱不了疲软的大趋势。
只要中国因素不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经济疲软的大趋势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只能是继续高位震荡,很难演绎通胀一路上升的趋势。这也决定了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演绎小幅波动态势。这种国际经济的外部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和钢材出口以及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世界经济毕竟在震荡疲软中步入缓慢发展的历程。
2、 宏观政策的变化
今年完成GDP增长7.5%的目标几无悬念,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不仅仅是意味着宏观周期的结束,更可能是一个结构性的转变。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触底回升态势,总体将略好于2012年,预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
从中国经济的前景来说,依然有很高的增长前景,2012年12月15日~16日召开的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3、 下游产业投资变化
对于2013年主要用钢产业可能发生的变化,笔者在收集各方资料后分析认为,包括铁路投资、房地产开发、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对钢材原料的需求整体上将继续呈现小幅增长的格局。
在2012年内,国内外经济增速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受此影响,全球市场需求均呈现增幅放缓的格局,家电、造船业、机械、家电等主要工业产业的出口形势和内销形势均不是十分的理想;全国制造业PMI在10月份后方才有所好转;直接造成相关钢材的需求量增速降低。2013年,国内外经济可能整体上走出一条触底回升,但回升幅度明显有限的格局;但是造船等部分行业的景气度我们认为将维持2012年的大格局不变,其他产业将在扩内需和稳增长刺激下,有小幅回升的可能。
长材方面,2012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明显回升,全国市场价量齐声;在年底,各地屡屡出现地王,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很明显,2013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将明显明显高于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另外保障房建设进入攻坚阶段,2013年尽管计划中的新开工保障房项目可能降低至600万套;但其在建工程量依然巨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年9月份发改委批准近万亿交通基建项目以来,随后国家在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方面的力度不减,其中2013年铁路基建投资将超过6300亿元的规模,远大于2012年的4000亿元的水平。另外水利、农村、城镇化基建投资也有望加码,对建筑钢材的需求有望较今年小幅增长。
板材方面,2012年的机械、造船、家电等行业发展增速同比明显下降,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仅汽车行业勉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但四季度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基本实现筑底,当前回升的气势十分的明显;到2013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利因素将进一步消失,可以预见的是,明年汽车业将率先进入正常化阶段。然而,其他制造行业,特别是造船业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13年,国际航运市场需求依然低迷,新增造船需求大幅减少,全年承接订单继续下降至3000~4000万载重吨,预计造船完工量50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8%。其他如机械制造行业或许会因城镇化推进、基建投资加码而有所起色,但目前来说依然需要观察。
总体而言,2013年的钢材市场下游需求将继续维持小幅增长的趋势,增长速度难有明显的回升。
4、 原材料市场变化
2013年的中国钢铁行业对进口矿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在60%以上,中国钢企对外矿的依然度并无明显的降低;所以讨论未来原材料市场走向,很大程度上就是讨论进口矿市场的问题。2013年预计铁矿石需求整体应当呈现小幅增加的格局。今年以来,国内外铁矿石产能产量稳步增长,1-9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9.7亿吨,同比增长16.6%,预计全年有望达到15亿吨左右。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新增矿石产能超过4.5亿吨,且多为大型矿山项目,加之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鼓励项目,产能将顺利释放。就国外矿山来说,三大矿山中VALE有近1亿吨产能计划于2013年建成投产,力拓计划于2013年投产的产能则达2亿吨。很显然,国内外铁矿石产能将继续稳步增长,而利润虽有所下降,但仍远远高于钢铁生产企业,这为产能释放奠定了基础,供应必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全球钢铁新增产能相对有限,加之受制于整体实体经济低速增长,铁矿石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预计全年平均价格(PB粉矿到岸价)将较低下降至120美元左右。
首先来看进口矿方面,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13年进口铁矿石7.6亿吨左右,继续呈现增加态势。由于中国需求继续增加,预计明年的进口矿价格难以大幅回落,估计均价在120~150美元/吨左右。
种种迹象表明,和金融危机以来相比,曾经趋之若鹜的中国企业涌向海外矿产投资热潮开始悄然降温,海外矿山投资热潮“拐点”开始显现。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始终在低位动荡徘徊,受到宏观经济影响,金属矿业下一步也会面临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国热”的背后,不仅推高了海外矿业并购交易的价格,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引起了国外“资源保护主义”的警惕和阻挠。更为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海外矿山投资项目真正发挥效力的例子少之又少,这些投资往往成为企业的一个大包袱,很多企业甚至被拖垮。
2013年,淡水河谷将投资163亿美元用于开发新项目、研究与开发并维持现有矿山及工厂运营,较2012年下降24%,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滑促使其重新审视扩张计划。淡水河谷预计,2013年铁矿石销量为3.06亿吨,将较之前估计下降1.9%。
就在最近,最大矿业企业力拓公司将在两年内削减50亿美元运行和支持费用,还宣布要削减2012至2013年度的勘探费用10亿美元,以及削减资本开支10亿美元;第二大矿企必和必拓强调,控制成本是公司的紧迫任务;讲话出现在同一天,这既是一个巧合,又明白无误地宣示,全球矿业图景已经发生改变,矿企大手大脚花钱的时代过去了。
在欧洲深陷困境、美国前景不明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矿企继续把未来系在中国身上,用必和必拓C E O克劳珀斯的话说“中国独特而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只不过,中国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调低了G D P增长速度。这种政策调整已经对大宗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澳矿企现在必修控制成本这一课。
为打击非法开采,印度政府禁止主要铁矿石产地开采及出口矿石,印度矿山工业联盟副主席Poddar预计,2013/14财年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不会超过1500万吨,进口量可能攀升至2000-2500万吨。10月份印度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降至低于30万吨,为近20年以来的最低点。印度留下的近1亿吨的进口矿市场份额将给其他矿山大量的机会,同时消息称非洲在2013年将取代印度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矿来源国。
国产矿方面,11月底,财政部制定了《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对国有矿企进行资金支持和减税方面的支撑。据市场统计,目前我国铁矿石成本是进口矿成本的2倍以上,且品位质量远低于进口矿,导致国内钢企不得不在矿石的选择上“崇洋媚外”,国家出台政策扶植国内矿山,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矿成本,增强同外矿的竞争,或许从而加强进口矿价谈判的话语权。
另外一个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成立铁矿石期货的传言愈演愈烈,据传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委托国内数个期货交易所进行可行性调研,预计明年适时推出铁矿石期货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坊间关于铁矿石期货上市的争议不断,但总体来说,铁矿石期货上市可以使得矿价更加的透明及符合市场变化的规律,更加有利于相关企业规避相应风险,降低生产成本。
5、 粗钢产量变化及用钢需求变化
以下是冶金规划院发布的2013年钢铁市场需求预测,根据他们的模型测算,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和需求量将较今年同比分别增加4.2%和4.1%;在笔者看来,2013年国家宏观政策应当是继续保持“稳增长”的大方向不变,基建投资增加将成为重点,用钢需求维持小幅增加是持相同观点的;但粗钢产量增速笔者认为过于谨慎。
6、 钢铁行业融资前景变化
2012年的中国金融市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防火、防盗、防钢贸”,具体来说就是,银行对钢贸商的态度已经从往年的奉为“财神爷”,一下子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变,视钢贸商为“瘟神”,能躲则躲。2012年以来,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降低,钢铁行业进入普遍亏损的阶段,在行业亏损危机中,众多的钢贸企业先后出现资金链问题,钢贸老板欠款跑路、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带出来一系列的钢贸融资黑幕,使得在圈内盛行十数年的“钢材仓单质押”贷款融资模式被银行摒弃,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多次发布内部钢贸贷款风险预警报告,要求各级银行机构谨慎向钢贸商贷款;国内钢贸企业融资环境被打入低谷。
2013年的钢贸企业融资环境是否会好转,这估计是所有钢铁从业人士最关注的焦点,截止到今年四季度,我国钢铁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剩者为王”的新一轮淘汰进程;面对钢铁行业的低迷,钢铁行业各协会、当地相关政府、机构正在积极的游说各大银行,对有资质的钢贸企业区别对待,进行贷款融资的政策支持,目前银行多表示,对钢贸企业贷款并不实行简单的一刀切,真正从事钢铁实业,并有一定资质的钢贸企业,银行欢迎其贷款申请。说明银行业对钢贸企业的态度有所转变。
2013年,在经过此前一年多的优胜略太后,钢贸融资环境应当会趋于好转。
三、结论
整体来看,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会趋于好转,特别是国内经济会处于底部稳定回升的格局,在一系列的稳增长政策支撑下,钢材市场整体发展方向可能是“先扬后抑”,整体较2012年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