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幸存的钢贸商们或将走向新的十字路口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贸商们,钢材  发布时间:2013-07-08

  一方面要全价向钢厂购买钢材,另一方面又要承受下游企业赊购,注定了钢铁贸易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不过在四万亿元的政策刺激下,钢贸产业开始变得繁荣昌盛,上海大柏树地区也变得人声鼎沸。然而市场极度繁荣背后,风险也在急剧增加。

  最终,在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且国内政策红利的边际效应逐步衰减的情况下,这辆过山车也终于爬到了轨道的顶部,自2012年3月到9月,螺纹钢价格一路从5300元/吨猛跌到3300元/吨。于是银行慌了,开始由信贷扩张转为信贷紧缩,早前埋下的风险也集中爆发。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热点行业追踪报告》指出,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虽然美国最新公布的ISM制造业指数以及营建支出表明美国经济在进一步好转,但全球其他国家却依旧维持低迷,埃及军事政变以及葡萄牙政府垮台危机无疑让全球经济再度处于波动之中。

  从国内来看,基于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房市、楼市的调控力度将会保持,进而甚或波及到土地财政;产能过剩产业的资金流入将会受到限制,但是要将银行间空转的资金引入其他实体经济领域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因此,美国强势而其他经济体(包括中国)弱势的状态将会继续保持。

  持续萎缩的钢铁市场需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钢厂的定价权,3月杭州钢贸商集体向沙钢施压事件便是典型,此后各钢厂也逐步调低了钢材的出厂价。

  在铁矿石价格依旧处于高位运行,钢材出厂价却在不断下调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经营业绩,各钢厂纷纷加大了直销的比例,而五矿、宝钢等则在推进钢贸“电商化”步伐。

  随着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逐渐增加,钢贸商的资金状况也越发紧张;而在经历过去年钢贸风暴之后,银行几乎是视钢贸如洪水猛兽,并且从近期央行的举措来看,适当收紧流动性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基调,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钢贸融资的难度。在此种情况下,钢厂扩大直销比例和推进钢贸“电商化”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继钢贸风暴“消灭”了大部分激进的钢贸商之后,幸存的钢贸商们或将走向新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