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钢铁新闻连连看】前5月大中型钢厂业绩大滑坡 亏损额激增27倍
钢贸商处境艰难 直呼“做钢贸不如卖白菜” 预计本周钢价阴跌势头将缓和
钢贸商跑量受阻 急盼政策“解药” 钢市信心有望得到提振 阴跌势头将缓和
需求乏力 沙钢7月新政再度贴近市场 下游需求萎缩 建筑钢市难现有效反弹
原本不抽烟的何孙辉如今是一天几包抽个不停,作为苏州广业钢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何孙辉目前的工作是往返于众多城市的工地去要账,而钢铁贸易这个主业几乎荒废。
2012年,资金链紧张、频频要账,乃至跑路、自杀等字眼与钢贸商形影不离,今年对于很多钢贸商来说将是很难渡过的一年。
一方面,钢铁业产能过剩,大量钢材现货堆积。据统计,2012年我国粗钢消费量预计为6.7亿至6.8亿吨,而2012年的钢产量将达到7.1亿至7.2亿吨,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大量的钢材等待销售。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铁路、公路和基建等行业开工率不足,这直接导致钢材的需求量减少,市场萎靡。
钢贸商就在这个夹层中苦苦求生。
由此,改变钢厂和钢贸商的微利现状,首先要控制钢铁产量。长久以来,钢铁行业因产能过剩为业界所诟病,但是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政府要厘清困局的根源所在,在审批和上马新的钢铁项目时,一定要审慎处理、严格审批,以防更多的钢铁产能涌向市场。
另外,行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周期性,每个企业都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当整个大环境不利于行业、企业发展时,政府等相关部门需要进行一些制度性的完善或创新。因为钢铁行业的回暖需要政府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
比如,政府可以进行金融政策或是金融产品的创新,实施一些为钢贸商量身打造的财政政策,以保障钢贸商业务方面的正常运转,从而增加钢贸商、乃至钢厂的自身竞争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措施鼓励钢厂进行节能减排等实践,鼓励钢贸商多卖钢和卖好钢。
还有一点,杜绝工地中建筑商的层层分包也是保障钢贸商拿到钢材款的方法之一。往往一些建筑工程层层转包,几年后一些建筑商已经破产,钢贸商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建筑商和责任人。
另外,行业困境的解决之道不仅在于政府,钢贸商亦要自助和自强,比如,积极联系钢材的销售地,积极自筹资金等,这样才能共渡时艰。
唯以上几点,“被绑架”的钢贸商才能走下十字架,“炼钢的不如养猪的”和“做钢贸的不如卖白菜的”等口头禅才能成为历史,钢贸商的微利现状才可能改变。
中国钢材网观点:制度性突破或许是想象的美好,实际作用并不大。比如,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也是相关部门的硬性指标,但是,结果如何,我们都有目共睹。笔者感觉,仅靠制度、政策,钢贸业很难摆脱微利格局。市场是无情的,市场也是最好的法则,钢贸业要走出微利、亏损局面,还是让市场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