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钢贸行业如何走出危机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贸行业,北京,钓鱼台  发布时间:2012-07-24

  7月10日,钢铁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众多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企业代表及金融监管部门代表围绕钢贸行业信心危机的成因、如何共建和谐共生的银企关系、钢贸产业信心提振策略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A

  为何陷入困境

  问:今年钢铁全行业形势极其严峻,其中在供应链上相对脆弱的钢贸行业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问题究竟出在哪些方面?

  国家发改委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张源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

  我觉得从钢贸物流这个行业来说,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从钢贸领域来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个是资金链的问题,资金链的问题不光是自己造成的,还有环境给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钢贸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基本上都是用传统方式来做钢贸,而且都是用一些比较传统的办法,这样就导致利用率非常低。

  从钢贸企业、钢贸市场、钢贸流通来说,有一个问题是管理模式问题。从钢贸市场的管理来说,基本上是建一个市场,然后希望双方互动,然后成立担保公司,然后跟银行授信,然后再进行钢材贸易。这种模式不是不好,但这种模式有一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个管理模式创新的问题。现在基本上千篇一律,首先是拿地,拿完地就建市场,然后再招商,再做钢材贸易,一旦钢企出现状况,一倒闭的话,整个市场全倒。我觉得我们要思考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问题。

  上海钢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周华瑞:银行收紧贷款影响大

  钢铁贸易行业发展的过程存在产品不健全等问题,在经济下行时,一系列问题将浮出水面。今年4月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及时调整政策,与此同时,各大商业银行在钢贸风险时期实施了紧急政策。据上海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统计,从年初至目前为止,规模已收缩了23%以上,尤其是第一季度,银行借口信贷机构调整,提高企业贷款授信门槛。钢铁贸易企业资金流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当然从银行方面考虑,完全收紧极可能使所有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行业系统风险必然发生,银行业坏账将大幅增加。上万从业人员面临失业,正常金融局势将遭受破坏,商业银行也进入了两难境地。根据上海市银监局和金融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上海钢贸企业在各类银行的贷款额为1510亿元人民币。

  B

  如何看待钢贸银企关系

  问:去年末,上海银监局就连发三份风险警示,提醒商业银行严控钢贸企业贷款风险。今年4月底,银监会再次发文提醒商业银行在向钢贸企业放贷时要进一步提高警惕。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钢贸信用危机是民企困境的真实写照

  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守信用的,逼到跑路的这些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极个别的是骗贷,反复抵押,还有的拿着钱去搞投资,这些深刻的教训要汲取。

  发生在民营企业、钢贸流通企业的信用危机所引发的银行集体收贷,这是浅层次的,比较好解决。矛盾发生后,可以进一步改善银企关系。

  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要解决意识形态的障碍,现在从上到下(包括银行)对私营企业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就因为这些企业是私有经济。这个问题要解决,不解决的话,下多少文件都没用,再来一个36条也没用。今后最主要的还是要用新的理念去看待民营企业。

  上海福建商会执行会长肖金通:银监会不应点名钢贸行业

  我觉得钢贸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是从低向高的发展阶段,钢贸的发展状况都是正常的。的确,钢贸企业是存在资金链问题,这个资金链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就是要解决诚信问题,信心和诚信这两个方面非常重要。

  目前的严峻形势为什么会出现,当然国家宏观调控这是政策,我们必须要服从。第二,可能我们的指导性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媒体这方面,有些扩大化的宣传,这也造成了一些人的茫然,心理上有一些恐慌。第三,(银监会)风险提示必然会造成整个行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甚至倒闭的状态,整个行业会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状态。提示是必须的,但如果指名道姓,这个企业很危险的,那这个企业必定要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银行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当前钢铁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钢价下降比较多,很多银行对于钢材包括钢贸企业这块的限定就较多,导致钢贸企业经营成本较高,从银行拿出的贷款,跟高利贷有点像。

  首先,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他判断这个行业风险大,所以就不愿做,银行是从经营风险行业来看,谨慎地对待一些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还要增强。比如,钢贸行业,有坏的有好的,好的企业各方面的支撑条件也较好,这时,银行要善于甄别客户,不能一刀切,所有企业都不管了,或者全都限制,这是有问题的。在对企业、客户的选择上,要强调差异化,不能一棍子打死。

  银行作为信贷服务商,还要更加科学化,更加合理化,更加人性化一些,同时,在贷款方式上要创新,中小企业中也有高层次的,银行要改善服务。

  C

  担保模式如何创新?

  问:之前在行业盛行的联保担保模式遇到了问题,如何解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要进行保险产品创新

  从钢贸企业本身来说,是抱团取暖。长三角地区采取的钢贸企业联保、互保的一些措施,对于那些特别困难的钢贸企业,缓解他们的困难,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光靠钢贸企业自保互保这个能力是很有限的。我觉得应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建立健全我们的保险体系,进行一些保险产品的创新。此外,我认为要健全拓展保护机制,企业遇到困难,应该有一个破产警示,应该有一定时间的破产保护期,通过企业自身努力或者通过其他方面的救援,使这个企业能够在破产保护期里获得再生,实在搞不下去的,再进入破产清算。我还有一个建议,在企业资产抵押和信誉仍然较好的情况下,对于企业因为一时周转不开,资金链暂时遇到困难的情况,企业不要轻易跑路,天无绝人之路,不然的话,一个企业出问题就造成连锁反应。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要防止联保中互相拖累

  钢贸行业原来的担保方式,要进一步改进,这个联保有一个问题,联保方式会互相拖累,所以这样一个担保方式可能需要重新研究,不能胖子带瘦子,最后把胖子给带瘦了,这种担保方式可能要适当改变。现在,有的担保公司已面临着被拖累的局面,也需要跟银行合作进行改变。

  D

  如何走出危机

  问: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我国钢贸行业如何才能走出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上海钢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周华瑞:政府及银行应多支持钢贸

  随着行业政策的调整,行业规模必将有所缩减。同时,随着新一轮国家政策的出台,钢铁作为“铁公基”的重大配套行业,其发展趋势必将得到新的提升。要寻找钢铁贸易平台合作成功的模式,钢铁贸易商也好,金融部门也好,谁都不会袖手旁观。钢铁贸易与金融要共同发展。

  我们也希望其他地方政府能意识到此次钢贸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针对钢铁贸易行业出现的困难给予更多关心和扶持,确保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进步,不要因为政策的调控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大局。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转型现代物流是钢贸惟一出路

  第一就是要认真调整钢贸企业结构,真正把那些经营较好、信誉较好且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保下来,对那些实在差的企业,要让它破产退出,这是必须要做的。第二,银行要适度保障钢贸行业的资金需要,因为钢贸行业本身是一个贸易行业,它的资金流量是很大的,上游要付款给钢厂,下游要收账款。银行如果一律对所有钢贸行业都收紧,那必然会出现问题,所以我认为银行应该随着钢贸行业结构的调整,有保有压,真正下决心扶持那些好的钢贸企业渡过短期的资金难关。第三是政府要给予适当支持,政府要在银监部门、银行、钢贸企业之间做适当协调。

  以上只是短期措施,从长期来看,钢贸企业要真正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它建设成现代物流型企业。我认为这是将来钢贸企业惟一的出路。那么,要建设现代物流企业,首先观念就要转变,我们原来批发兼零售的方法,是一种最初级的做法,观念要转变,我们要在这个过程里实现最大的增值,能够实现最大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