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场危机中部分钢企伤痕累累。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统计,上半年会员钢企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减幅为95.81%;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42.48亿元,亏损面达到33.75%。
日前,某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可能有90%的钢厂都处于亏损状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提出“下半年继续把‘稳市场’放在工作首位”。
九成钢厂出现亏损,近期钢价周跌幅也创下年内新高。据价格指数显示,7月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147.3跌至136.5,跌幅达7.33%,为年内最大月跌幅,其中甚至有多个市场钢材品种价格单日跌幅超百元。
今年上半年,钢厂日均粗钢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至201.9万吨,并持续处于高位,让原本脆弱的市场陷入了更大的阴霾。据中钢协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为3.57亿吨,同比增长1.8%。
钢铁产量持续高位,造成了市场供求关系的恶化、钢厂库存居高不下的现状。
中钢协数据显示,国内重点钢企7月中旬期末钢材库存量达到了1244.92万吨,比上一旬继续增加了65.88万吨。这一库存量逼近今年2月中旬的1246万吨,创下了历史次新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库存多少无疑是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张长富指出“只有把企业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才能保持钢材价格的回升和稳定”。
钢市供需矛盾加剧,直接导致了市场恐慌情绪的不断漫延。近期,在遭遇此轮钢价大幅下跌后,部分钢厂提出了减产检修计划,这对于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随即在7月的最后3个交易日内,部分钢材品种出现了小幅反弹。
据最新统计,钢厂检修减产的力度有所上升,截至7月26日,调查的50家建筑钢材企业中有25家28条产线检修,18家中厚板企业有10家10条产线检修;22家热轧板卷企业有10家10条产线检修。
此外,据8月3日统计数据,唐山地区145座高炉,约有20座检修,高炉开工率约86.2%,连续两周出现小幅下降。
尽管钢厂已经加大了减产检修的力度,但相对于庞大的产能,需求低迷的市场,这样的减产力度依然显得不足。
张长富则希望钢企在下半年可以真正做到“以销定产,没有合同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低于制造成本不销售”,以此来稳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