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供给压力渐显,11月钢市或偏弱运行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市,11月,钢厂,社会库存  发布时间:2012-11-05

  “金九银十”在政策面、供需面及商家心态等多方面利好因素占主导的作用下,钢市迎来一波上涨。目前“十八大”即将召开,为钢市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现各方对后期钢市持有不同观点,或期盼“十八大”能在宏观面出现利好支撑,引导后期钢价重心回归高位;或认为“十八大”以稳压倒一切,任何消息面的影响力度都不可能超越前期发改委大量批复基建以及美国推出QE3两重作用对钢材市场的影响。 针对11月钢市,除去宏观面不确定因素,单看供需方面,笔者认为后期钢市难言乐观。

  供给面

  1、粗钢产量仍高居

  一般情况下,钢材价格和粗钢 产量变化具有较强的趋同性,但2012年自第二季度以来,随着钢价持续下跌,粗钢产量却未见下降。反而在银行收紧贷款、地方保增长、保就业的压力下,国内粗钢日均产量连续6个月维持在190万吨以上,最高时期达到200万吨的高位。对比2007年至今的粗钢产量,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全国粗钢产量虽有小降,但整体水平仍旧处于高位。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旬钢协会员单位粗钢日均产量为160.61万吨,预估全国产量为199.92万吨,较10月上旬分别增长1.4%和4.3%。此前数据显示,10月上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8.4万吨,旬环比增长4.9%,全国预估日产量为191.6万吨,旬环比增4%。预计四季度产量难有明显下降。

  2、市场库存面临风险

  一方面,钢厂复产热情高。由于9月中旬以来,钢市逐渐好转,带动吨钢利润回升,有关数据显示,1-9月份钢铁行业利润下降68%,降幅较1-8月份基本持平,行业利润止住下滑势头。10月份,唐山 钢坯 利润有所改善,预估国内钢企效益或将进一步提升。国内钢企从9月份开始陆续复产,预计后期库存压力或将回升。

  另一方面,全国钢材社会库存降速有所放缓。目前全国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其中建材库存下降速度急剧放缓。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11月2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249.64万吨,比上周下降23.75万吨。从分品种来看:全国线材社会库存量为102.78万吨,比上周下降2.31%;螺纹钢社会库存量为451.70万吨,比上周下降0.83%;盘螺社会库存量为28.15万吨,比上周下降4.87%。 后期中间商及下游工地采购更加趋于谨慎;且随全国大范围降温天气到来,去库存进程受阻,北材南下导致华北、西北、东北及华中地区库存有所回落,而同时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库存则呈现上升趋势。

  需求面

  11月1日发布数据,2012年10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为52.7%,环比9月份大幅回升9.2个百分点,自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重回50%的荣枯线以上。业内专家指出,10月份的钢铁行业PMI指数各主要分项指数全面回升,反映出随着基建投资的放大,信贷政策的相对宽松,钢材市场终端需求出现阶段性明显回升。然而随着后期政策利好因素逐步消化,单纯靠投资拉动的市场行情很难长期持续。

  同时,受2011年以来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内房地产投资连续12个月回落,新开工面积自今年4月以来更是连续6个月负增长,且降幅有逐步拉大的趋势。由于温家宝总理近期再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短期内政策大幅放松可能性不大,后期房地产投资情况难有明显好转。不过,自今年4月以来,国家为稳定经济增长加大了基建项目的审批力度,预计随着前期审批项目逐步进入施工阶段,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规模将加大,对钢材需求或会产生一定拉动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钢材市场正处于弱平衡状态,下游用钢需求虽有改善,但后期不确定因素较多。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钢厂复产情况及十八大的召开,预计11月份钢材市场维持震荡盘整。但三季度炼钢产能利用率不足75%,后期供给 压力较大,如果钢材社会库存和重点企业钢材库存持续回升,不排除钢材价格震荡偏弱,但下跌幅度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