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型钢大户黯然离场预示风险还是机遇?
关键词:国内钢市,型钢大户,钢厂  发布时间:2012-12-25

  据一些下游用户反映,这段时间,现在想要在上海市场上采购H型钢的难度越发增大,常常一个订单要找遍整个市场才能够勉强配齐,而且可供选择的商家非常少。而前段时间,一个让上海H型钢市场为之震惊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位从事H型钢经营长达10年的某外资企业突然解散负责钢材经营的所有部门,彻底退出H型钢市场。上海几个资深H型钢经销大户也传出意欲离场的消息,个别企业已经基本放弃H型钢的经营操作。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商家希望进军H型钢市场,有些商户则希望接过离场大户的钢厂代理权,还有一些商家希望通过新钢厂资源运作抢占市场份额。

  那么,上海H型钢市场究竟怎么了?大户离场是经营策略的正常转变,还是有其他隐情?是意味着新机遇要来临,还是风险即将爆发?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钢厂同质化竞争激烈

  过去的14年里面,国内H型钢产能不断扩张,其中,2006年~2008年和2010年~2012年是两个较快的产能爆发式扩张期,我国H型钢年产能从最初的200万吨左右飞跃至目前的超过1800万吨。

  由于H型钢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下游采购企业的选择得到了极大丰富。与此同时,钢厂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也迅速放大。以上海市场为例,过去马钢、莱钢资源一直处于“龙头”地位,如今其市场份额却大大削减,津西、日钢、莱芜金丰、包钢、武钢、天柱等一批钢厂的资源陆续流入上海,H型钢市场上空弥漫着价格战的硝烟。

  利润空间急剧下降

  H型钢曾经是稀缺品种,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需求,市场售价偏高,每吨盈利500元~600元非常普遍。后来,国内H型钢产能呈现爆发式扩张后,其盈利空间逐步收窄。2007年~2008年,H型钢的盈利空间为400元/吨~500元/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内钢材市场一度遭受重创,但随着“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钢材市场又逐渐恢复生机,不过H型钢市场的盈利空间已经大大减小。

  近两年,H型钢市场价格经常出现“倒挂”,即使算上钢厂的优惠政策和年终返利,贸易商的吨钢利润也仅有几十元。

  出口比重较小且在萎缩

  通过监测可以发现,国内H型钢出口量一直很少,即使在高峰期的2006年~2008年,H型钢每年的出口总量也不过十几万吨。这个量与当时数百万吨的产能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随着国内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H型钢出口量还出现了萎缩。2011年,国内H型钢出口总量只有6.5万吨。

  所以说,过去H型钢出口没有减轻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现在更不值一提,将来的可能性也不大,H型钢产量只能依靠国内市场消化。

  现货市场交易量萎缩

  由于H型钢生产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钢厂对下游终端企业的重视程度越发突出,需求相对稳定的下游企业直接向钢厂采购变得更为方便,这使得H型钢现货市场交易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国内制造业和钢结构行业不够景气,H型钢现货贸易规模逐渐萎缩。

  以上海市场为例,一般H型钢经销商常备库存量可供一个月正常消化。以往,上海H型钢库存量有8万吨~9万吨,每月成交量也在8万吨左右;如今,上海H型钢库存不足4万吨,每月的成交量也只有4万吨左右。当前上海H型钢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一半水平。据有关统计,曾经上海市场H型钢每月可以实现利润总额320万元,现在的利润总额还不及20万元。

  传统经营模式亟须改变

  传统的H型钢经营模式是贸易商和一家钢厂签订稳定的月度协议量,在价格处于低位时大量抄底订货,以市场分销为主,兼顾终端直接销售,依靠钢厂协议优惠、返利和抄底实现利润最大化。

  传统经营模式的运转需要两个重要条件:其一,市场价格涨跌幅度较大,而且周期容易把握;其二,市场融资渠道畅通,资金成本便宜。但不幸的是,这两个条件在如今的市场里已经很难重现,所以传统的经营模式亟须改善,否则经营H型钢就很难实现利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今的H型钢市场与以往相比确实有很大变化,想要实现利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也是大户选择离场的根本原因所在。不过难度大并不是没有机遇,已经退出或将要退出的几家大户的年协议量在20余万吨,这个市场份额需要有人顶替。就这点来说,原有大户的离场确实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有风险。对于钢贸商而言,应当做好准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以终端直销为主,以市场分销为辅。目前H型钢产能已经处于相对过剩的时期,传统靠分销为主的模式已经很难获取利润,事实上现在许多商家现货操作都有亏损,但终端直销或者代理订货的模式的利润空间还相对稳定,不失为一条路子。

  精细化管理库存,降低运营成本。H型钢规格众多,管理起来较为复杂,有些冷门的规格甚至几个月都不会成交,有些规格却时常缺货、断货。这就需要一套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库存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搭配,减少因为货源长期积压带来的成本压力,或者因为缺货而丧失的盈利机会。

  订货渠道多样化。过去贸易商和某家钢厂签订协议之后,基本靠年终返利就能赚钱。但如今的市场行情变化太快,钢厂之间的定价常常会有差距,在这种背景下,只有找对合适的钢厂才能赚取更多利润,所以应当合理选择协议钢厂,必要时可以充当不同钢厂的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