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峰会结果利好,远期走势略有回暖,但随着北方地区持续高温、南方多数城市进入梅雨季节,终端需求面仍无法扭转走弱的局面,商家去库存速度缓慢,导致市场价格阴跌不止,市场信心逐渐流失。那么7月中板能否走出困局?下面笔者进行简单分析。
欧盟峰会结果利好。会议提出拿出欧盟GDP的1%,约1200亿欧元,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启动资金;允许欧洲稳定机制(ESM)跳过政府,直接向陷入危机的成员国银行注资;而且可以动用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或欧洲稳定机制直接购买其国债以降低其融资成本;国家为了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货币政策成为其政策变化的主要领域,市场预期6月CPI可能进一步降至2%左右,货币政策放松空间继续放大,5日晚间央行再度降息25个基准点略超预期,银根的进一步松动对钢贸商的信心可能会有所提振,然银行对钢贸商收紧放贷的手段很难放松,商家资金面状况仍难以出现明显好转。
造船、机械加工等下游产业需求不旺,导致钢市成交表现日渐萧条。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2%,为七个月以来的最低值,表明制造业表现持续不景气。同时,1-5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225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1%;承接新船订单量为9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造船厂家“无船可造”的窘境进一步凸显。此外,5月份压路机、装载机、推土机和挖掘机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9.70%、25.77%、29.90%和23.92%,工程机械行业之所以如此低迷,交通基建投资萎缩以及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不断下滑是主因。考虑到各基建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尚需时日,而房地产市场处于施工淡季,未来数月机械市场表现仍不乐观。
7月国内钢厂检修增加,供求矛盾或有所缓解,但市场资源供应压力犹存。据中钢协统计,6月中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65.5万吨,旬环比下降1.74%,全国预估值为197.05万吨,旬环比下降1.45%;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国内中厚板产量601.90万吨,同比减少11.04%,环比减少5.32%,中板产量大幅缩减,且随着传统淡季的深入,钢厂停产检修增加,市场供需矛盾有望缓解,但资源到货压力依然偏大。
主导钢厂采取降价促销政策。6月中旬,三大主导钢厂宝钢、武钢、鞍钢对中板7月价格均大幅下调,主因在于其对后市并不看好,加之自身的库存压力较大,大幅下调以期刺激出货。此时钢厂普遍下调出厂价格,为转嫁压力,各大钢厂拼命往各大市场推销资源,而成本下降对7月市场中板价格支撑力度减弱,由此将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市价进一步下移。下面是近期国内主要钢厂中板调价表
综上所述,虽因中板产线检修明显增多,7月份产量可能会下降,然终端需求依旧难有起色,导致市场资源消耗进度较为缓慢,加之主导钢厂下调出厂价,成本支撑力度明显减弱,使得市场信心受挫,低价资源不断增多,但鉴于当前中板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下行空间暂时有限,在此形势下,我们预计7月中板走势依旧窄幅趋弱。(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