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因亏损而不再死扛 钢企加大停产检修力度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企,钢厂,钢铁  发布时间:2012-07-30

  随着钢价持续大幅下滑,以及矿石等原材料补跌仍不到位,7月份钢铁行业或将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尴尬。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从多家钢厂了解到,大型钢厂已陷入全面亏损的境地,而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小钢厂,很多也在盈亏生死线上挣扎。此前“死扛”不减产的钢厂,逐渐拉开停产检修的序幕。

  年初以来,钢厂的日子一直不好过,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一度亏损28亿元,随后的3、4、5月份尽管扭亏,但也仅能微利运营。1~5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5.33亿元,同比下降达94.26%,销售利润率仅为0.17%。

  “根据我们的了解,6月钢厂的盈利情况还不如5月,7月更是有可能亏损。”分析师对本报记者指出。

  中钢协的最新旬报统计数据就显示,7月中旬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日产量165.1万吨,旬环比下降0.38%,全国估算值为199.3万吨,环比仍增加1.8%。不过,自7月下旬以来,包括武钢、柳钢在内的不少大中型钢厂的高炉,陆续开始停产检修或提前检修,从而拉开了钢厂停产检修的序幕。

  据最新统计,截至7月25日,全国共有13座高炉已确定停炉,影响产量86.3万吨;21条棒材线检修,影响产量39.75万吨;6条热轧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53万~54万吨;2条冷轧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5万吨;4条中板线检修,影响产量8万~8.5万吨;7条带钢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4.5万~4.9万吨;2条型钢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1.5万吨。

  “此前为了保住市场份额,钢厂多采取减价不减量的操作,因此7月上中旬钢厂仍多处于较为常见的检修减产,较规模性减产还有明显差距。不过,随着中下旬现货钢价的大幅跳水,首钢、鞍钢等大型钢厂被迫开始停产检修。”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钢材网观点:虽然迫于利润率下降、下游需求上不去、产能过剩等等原因,钢厂终于出现了实质性的减产,但是,笔者认为,钢厂减产的实质性效果还有待观察。再说,在需求上不去的情况下,钢厂减产或许还不能将钢市拖出“困境”,因此,对于眼下钢厂减产,市场最好还是谨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