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2013年基建行业能否再闪光?
关键词:国内钢市,2013年,基建行业  发布时间:2012-12-05

  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2012年下半年基建行业“起死回生”,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回暖,引领国内钢市于2012年9月中旬止跌企稳后有所反弹。可见,下游基建行业的需求好转对于国内钢市具有明显的提振作用。那么,恰逢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的上台,相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可能将有一些微妙变化,2013年国内基建行业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笔者就此为您作简要分析。

  一、铁路基建将稳步回升

  在2011年3月“刘志军案”及2011年“7.23”甬温动车事故之后,此前轰轰烈烈的铁路建设在2011年下半年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不少项目处于停工境地。不过,随着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基调的变化,铁路建设在2012年下半年重新活跃起来,铁路基建投资计划也一路走高,新开工项目由年初的9个增至22个,铁路基建投资目标也经过四次调整,由年初计划的4060亿元一再追加到5160亿元,2012年全年铁路基建投资已经超出其原定目标27%左右,且2012年下半年其投资进度明显加快。

  然而,因铁路建设具有投入资金量巨大、回收成本周期长及盈利能力偏低等特点,随着近年来铁路基建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铁道部的负债和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相关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2011年和 2012年上半年、2012年9月末,铁道部负债分别为1.89万亿元、2.41万亿元、2.53万亿元、2.66万亿元,负债率分别为57.44%、 60.63%、61.08%和61.81%,预计2013年其负债可能会超过3.2万亿元,负债率也将超过65%,甚至高达70%。负债率的持续高企也使得其从银行可贷能力趋于下降,2012年三季度末铁道部共贷款2658亿元,这相比2010年同期的6852亿元和 2011年同期6054亿元的贷款规模已明显缩水。

  考虑到政府刚刚完成换届,保证经济增长仍是工作重点,基本建设投资则是最好操作、最有保证的刺激手段。鉴于此,2013年中央政府势必会继续加大铁路基建投资力度,预计2013年铁路基建投资计划目标可能会明显超过其年均的4500亿元,可能比2012年的完成额再增加10%至15%。

  图1 2013年铁路基建投资累计额

  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趋稳向好

  随着国内稳增长效果显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势也日益好转。不仅投资增速企稳回升,投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份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情况,完成投资11397亿元,同比增长11.5%。分行业来看,前10个月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0069.5亿元,同比增长9.9%;内河建设完成投资290.6亿元,同比增长28.6%;沿海建设完成投资812.95亿元,同比增长32.4%。由此可见,公路项目整体投资增速明显减速,而内河水运等短板却得到加强。

  同时,与传统的路面交通相比,地铁有着运载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几大优点,地铁建设由此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2012年5月底发改委加大基建项目审批进度以及2012年9月5日至9月6日的短短两天之内发改委便相继批复总规模超8000亿的全国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13个公路建设项目”。

  考虑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从开工到完工的周期一般在1-2年左右,预计2012年四季度至2013年全年国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缓慢回升态势,且中西部地区仍将是其加大投资力度的主要发力点。

  图2 2004-2012年东中西部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

  三、智能电网建设力度仍将加大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标志着特高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据估算,到“十二五”末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6.1万亿千瓦时和14.4亿千瓦,到“十三五”末将达到7.8万亿千瓦时和17.6亿千瓦,均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因此,从电力需求的总量上来看,提高电网大容量长距离输送能力也是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

  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发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将全面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未来五年计划投资1.6万亿元,建设连接中国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用电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结构的特高压骨干网架。

  另外,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天然气等无碳和低碳能源的发展。但是,基于我国风电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而太阳能和光伏发电基地主要集中在西部,从而导致新能源基地远离负荷中心,电力集中而不稳定,风电、太阳能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迫切需要特高压电网的支持来解决长距离运输和消纳的问题。

  从上述的发展现状来看,预计2013年智能电网建设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四、水利建设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按照水利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冬季至2012年春季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24.9亿元,2012年年内我国相关部门投资水利建设已逾越4933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3452亿元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2.9%,较“十一五”18%的年均增速已经明显提高。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2011-202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要高出一倍。这意味着,2011-2020年年均水利投资将达4000亿元,2012年水利投资额已经明显超过预定的年均投资目标,其资金来源主要得益于全面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

  按照水利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是其主攻方向,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水库、西南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水电,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等。据测算,我国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高达800公斤,农田水利建设则是保证粮食增产丰收的关键,关乎着百姓的“温饱”,是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预计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水利建设总投资额可能会达到5600亿元左右。

  图3 2007-2013年水利投资累计额走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稳增长、促内需、促投资的大背景下,2013年中央政府仍会继续加大对于基建行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确保主要基建项目建设资金全面落实到位,预计2013年基建行业仍可能会成为拉动国内钢材需求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