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PMI超预期回升至50.8%,但钢材市场没有沾上光,6月热轧品种昙花一现反弹后钢市继续震荡下探。冷轧市场更是全线败退,近一两周跌势增快,盒板资源补跌积极,市场悲观情绪增加。同时,下游汽车、家电、小五金等行业淡季表现渐明显,7—8月高温放假逐渐开始,产销计划明显下降,需求面对冷轧市场支撑转弱。为此谨慎预计,冷轧市场7月冷轧延续窄幅略弱行情,但短期转阴跌为主。
一、冷轧持续下探盒板补跌明显
相对于热轧市场月内两次反弹行情,冷轧市场持续震荡下探,特别是近两周跌势明显加快,北方市场有较明显的补跌行情,主要集中在盒板资源。截止到本月末,主导津沪穗三地市场鞍钢1.0*1250*2500mm盒板资源降至4450-4500元/吨,较上月回落100元/吨左右,跌幅2.2%。而由于二线钢厂冷卷现货直接冲击,各市场冷卷资源一直处于低位震荡,天津、武汉、北京价格洼地1.0*1250*C冷卷资源降至4150-4200元/吨盘整,较上月回落50元/吨左右,跌幅明显小于盒板。同时,逼近4300元大关市场增加了重庆、青岛、无锡三市场;随着二线市场价格洼地逐渐增多,整个市场逐渐转向低位盘整状态,同时市场间的流动性进一步减弱,价格进入阴跌状态。
二、 产量出口小幅回升 库存消化转慢
据本网不完全统计,国内19家冷轧钢厂6月份冷轧生产计划总量为239.7万吨,较上月增加8万吨;日均产量为7.99万吨,环比日均增量0.52万吨,增幅6.9%。本月冷轧产品出口量小幅上升,12家主要冷轧钢厂出口计划为20.6万吨,较上月增加1.1万吨。供给面整体呈小幅增加趋势,但随着制造业传统淡季到来,冷轧供需矛盾略有扩大趋势。目前了解到二线钢厂订单不足,现货投放仍为其主要的解压方式;这些资源仍将集中冲击7月市场。目前来看6月下旬冷轧主要市场库存总量161.83万吨,较上月末164.7万吨回落3万吨,降幅1.74%,消化速度较其他品种相对较慢。
三、 钢厂月底结算为主 订单施压暗减产
宝钢7月冷轧降200元/吨,定调钢厂调价方向。但近两周出价的鞍钢、本钢、首、马钢降幅明显缩小,热轧品种甚至出现平盘的情况,侧面反映出钢厂态度转变。究其原因分析:一方面:由于多数钢厂(除宝、鞍、本钢)采用月底结算制度,订货价对市场的指导意义明显减小;另一方面:近期银行“钱荒”闹得沸沸扬扬,整个钢铁行业上下游资金链都受影响,促使钢厂、钢贸要各司其职,“以价换量”心理有所收敛,也正是钢厂逐渐走向暗中减产的原因。虽然目前钢厂合同组织仍较困难困难,但需求淡季来临,钢厂不得不适当控制产量。同时,目前市场冷卷4200-4300元/吨,到了相对低位震荡,虽仍与钢厂出厂价倒挂200元/吨左右,但基本属于正常量,市场进步一下跌空间缩小,“以价换量”没有空间支撑。从6月各钢厂产量情况看:新钢、马钢、首钢、柳钢等钢厂都有暗中减产。
综合看:经过近两周快跌行情后,特别是盒板资源的快速补跌,与冷卷及热轧资源价差有所缩小,冷轧市场逐渐转震荡盘整行情。而随着需求淡季来临,钢厂暗中减产增多,市场逐渐趋于底部运行。不管市场也好、钢厂也罢,“以价换量”减少后,市场有了筑底盘整平台,虽短期难免持续阴跌行情,但可以预见底部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