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夏时报报道,铁路建设进度的不尽如人意,在于资金拨付的不及时。
近日,一家重量级的铁路建设公司召开了年中经济分析会。会上通报的数据让公司高层压力倍增:由于铁路建设资金到位不及时,公司垫付大量建设资金,造成应收款的增加,公司负债率已经高达85%以上。由于铁道部划拨资金不到位,一些工程在进入收尾阶段时不得不放慢速度。
“资金落实不到位,建设公司垫付大量建设资金,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是铁道部给多少钱,我们建设多少。”一位中铁隧道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
“资金拨付太慢。”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批评道。按照常规程序,资金首先需要项目部做财务统计,如有工程变更和新的材料欠款增加,都需要编制新的财务表,经设计部门认可,汇总到中铁总公司,最后报给铁道部。而铁道部经过财务司、计划司等部门的审核后,划拨给项目指挥部,最终才到达施工部门的手里,这中间大概需要半年时间。
“一些工程如果资金不能一次到位,中间停下来是很危险的,比如隧道挖掘,中途停工可能造成塌方。”王梦恕说。
“钱是有的,但是到位情况不敢保证。”董焰表示。按照铁道部的一贯做法,将募集到的资金按工程进度划拨到各项目部,每个项目能分到数亿或数十亿资金。这种撒胡椒面的方式让大多数工程局觉得吃不饱。“分配太散,没有重点。铁道部对钱的管理太随意。”王梦恕说。
按照最佳的资金流动来看,铁路建设中,假如有一亿元资金,一年周转4次以上就能发挥最大功效,不过现在,由于铁路划拨资金存在的问题,很多工程一年只能周转不到两次。
资金到位情况决定建设速度,但建设速度上不去,工程完成延期,受损害最大的是施工方。“工程没有结束,工程款就不能全部到账,垫付的钱就拿不回来,而工程需要的机械也无法移作他用,包括材料费的上涨,这部分损失有时候一天就达上亿元。”王梦恕表示。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去年,不过,今年的情况显然更为尴尬,“并不是不划拨资金,只是不够,建设还是在进行中,只是非常慢。”王梦恕说。
7月中旬,《重庆商报》从兰渝铁路集团获悉,原定2014年开通的兰渝铁路将改为2015年底实现全线贯通。而在更早的3月,《新文化报》从中铁十三局了解到,哈大客专预计7月通车。现在通车时间也已经修改到年底。
按照铁道部的规划,今年全国将有6366公里新铁路投入运营,为去年的3.2倍,是我国历史上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其中55%为高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