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版”铁矿石期货能否扬帆远航
关键词:国内钢市,中国版,铁矿石,期货  发布时间:2013-07-08

  长期以来,铁矿石一直是中国钢铁业挥之不去的痛处。而为了扭转和三大矿商博弈中的颓势,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在一直不懈的努力中,在拥有自己的铁矿石指数之后,中国钢铁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即将拥有自己的“中国版”铁矿石期货合约。

  只是,即将“试水”的“中国版”铁矿石期货真的能扭转中国钢企在原料谈判中的弱势吗?

  铁矿石期货或现“中国版”

  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铁矿石期货培训班上获悉,大连商品交易所披露了“中国版”铁矿石期货合约。这意味着中国距离推出自己的铁矿石期货产品又近了一步。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拥有广阔的铁矿石交易市场和优越的交割条件,为了避免今后在铁矿石市场中更加不利的地位,发展铁矿石期货合约交易也自然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大商所为何将推出“中国版”的铁矿石期货合约,中国钢铁产业网铁矿石领域分析师刘晓琴表示,这样做主要是想通过期货影响现货市场,进而增加中国钢铁行业在铁矿石定价领域的话语权。

  “翻身仗”能否打响存疑

  长期以来,犹如过山车一般剧烈波动的铁矿石价格对于处在严寒的中国钢铁企业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而追求在铁矿石定价中的“中国声音”与话语权成了中国钢铁行业一直追寻的目标。因此,在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现货企业对普氏指数定价质疑之际,大商所要推出铁矿石期货合约的消息得到了中国钢协和不少钢铁企业的支持。

  也许铁矿石期货能帮助中国钢铁企业打好铁矿石定价的“翻身仗”。最新消息称大连商品交易所已向证监会提出了上市铁矿石期货的申请,箭在弦上的“中国版”铁矿石期货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功效,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多位业内分析人士。“以前对于钢厂而言,成品方面风险敞口就是成品的市场需求及供给压力导致的价格下跌。国家先是推出了螺纹和线材期货,为钢厂提供了规避成品价格下跌风险的工具。前年推出了焦炭期货,在原材料方面为钢厂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以及去年推出的焦煤期货,都是国家为服务产业发展而做出的决策。”南华期货钢铁行业分析师高金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铁矿石期货,其实也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但是由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对于期货品种的推出步伐比较谨慎,整体偏慢,但是近两年新品种的推出频率明显加快,这一方面说明国家期货市场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与完善,已经不存在明显的漏洞,对于新的期货品种的管理与研发已经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有了明确的认识,防范经济危机的意识已逐渐增强,因为推出期货品种利于企业利用期货市场防范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危险。”

  高金房进一步表示,铁矿石期货的推出,对于当前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可能又将是一个救命稻草。“因为众所周知,中国是消费铁矿石最多的国家,铁矿石的需求又大部分依赖进口,所以对于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国家的努力一直从未中断,但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有效的方法,铁矿石期货的推出对于定价权的争夺或许是个工具也说不定。”高金房如是说。

  而来自中华商务网的分析师王英广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版’的铁矿石期货推出主要还是处于优化铁矿石的市场定价的考虑,对于钢厂而言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王英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钢厂完全可以利用铁矿石期货进行套保,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最后甚至有可能通过铁矿石期货来赚钱。”“除此之外,‘中国版’的铁矿石期货采用的是实物交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这些优势矿商“以少博大”的操作空间,从而提高中国钢铁企业争夺铁矿石定价权的能力。”王英广进一步补充说。“而这一切要取决于钢铁企业的参与程度,就像我们之前推出的铁矿石交易指数一样,由于市场不景气,参与度相对较低,指数的影响力很难发挥出来。希望我们的铁矿石期货合约活跃度不会和之前一样。”

  产业链安全仍需多方努力

  一直以来,对于我们在铁矿石定价领域的软弱无力,我们曾抱怨过钢企内部不团结,也曾经说过价格指数被别人操控,而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矿石指数,现在也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铁矿石期货。总是落后人家半拍的中国钢铁行业终于有赶上来的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钢铁产业链就此安全了呢?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结果并没有那样简单。一个铁矿石期货上市并不能将中国钢铁行业在铁矿石议价方面的颓势一扫而光。“中国的铁矿石问题说到底是个钢铁行业产业链战略和国家产业安全战略问题,也是世界三大矿与钢铁企业的战略利益博弈的问题。这个战略问题不解决,中国钢铁企业就摆脱不了铁矿石成本压力的被动局面。”中华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建立产业链安全战略实力,只期待铁矿石期货和价格指数增强话语权,解决铁矿石乱涨价问题是不现实的,期待铁矿石产品金融化和实现铁矿石市场的价格公平也是不现实的。”

  对于马忠普所说的产业链战略实力,王英广分析师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这种争夺战略调控能力首先就体现在争夺话语权和定价权方面。”王英广表示说,“中国每年有10多亿吨的能源进口量,可是除了资源的定价权甚至连海运费都被人家控制着,这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在战略调控能力上的不足。”“目前的当务之急最起码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购买国外优质矿,或者至少占有一定的股份,然后就是组建中国自己的远洋船队,挤压海运市场,降低海运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王英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