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联系了一个客户,工地却强制要求以批量成交价送到工地,也没法做啊!”北京市鑫翁物资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张先生向记者诉苦,“市场这么透明,价格又几乎完全接近市场价格,公司没钱可赚啊!”
此话道出了钢贸从业人员当前维持经营的艰辛,同时也折射出了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问题之严重!在产量居高不下、需求迟迟不见好转、钢价逼近成本线的情况下,呼吁、寄希望于钢厂减产成为所有钢贸人士共同的心声!
值得庆幸的是,7月份钢厂排产检修量的确大增。据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共有18家钢厂棒材产线安排减产检修,影响产量65.85万吨,检修量较上月翻近3番!热(冷)轧、中厚板、带钢检修量总计近50万吨。
同时,8、9月份钢厂计划检修量也很大。8、9月份已知包括沙钢、太钢、八钢、唐钢等大厂在内的6家钢厂计划检修高炉,预计将影响产量79.5万吨。
分析师表示:“总体来看,7月份在钢厂检修统计中,大中型钢厂占主要部分。分品种来看,建材检修量猛增,板材检修量维持在一定水平。原因在于,今年以来,板材下游需求一直维持较低水平,板材厂一直没有满负荷生产。”
钢厂检修量为何突然增大?钢厂大量排产检修,是否预示钢市供大于求现状将有望得以缓解?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亏损严重 7、8月份钢厂例行检修“7、8月份是设备故障高发时间,一般在这个时间段,钢厂会陆续安排检修。”南方一不愿具名的钢厂人士称。分析师亦表示,一般来讲,钢厂会集中安排两次较大规模定期检修,一次在年末,一次在7、8月份。
今年钢价一路下跌,近日才略有反弹迹象。盘条、线材曾一度跌破3500元(每吨,下同),而吨钢生产成本加上流通过程劳动附加值,总成本估计在3700元以上,钢材市场价格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某钢厂人士无奈地表示:“有的品种生产一吨能赚几十块,有的一开动设备就亏本。”“之前钢价一直下行,逼近或低于钢厂的成本线,钢厂硬扛着照常生产。但情况一直不见好转,最终导致钢厂无法承受。这是钢厂加大检修力度的根本原因。”分析师称。
今年以来,高产量一直是遏制钢铁行业基本面转好的主要因素。最新的数据显示大中型钢企6月份利润数再现负数,亏损面达3成。“这也是现货价格破位下跌后倒逼钢厂减产的一种结果。”分析师称。
此轮检修时间是否会被拉长?青县翼丰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称:“现在所有钢厂几乎都面临着同样困难的处境。下游订单量太小,后期前景无法预测,钢厂不敢贸然做决断,此轮检修时间不排除被拉长的可能。”
钢价小幅反弹钢厂减产因素占几何?
7月26日,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开始反降为升,从而宣告了钢价长达数月的下跌周期的短暂终结。但历经钢市一跌再跌的行情之后,大家对此轮反弹欣喜的同时也充满了担忧。“这次钢价小幅反弹主要受河钢出台的7月结算价影响,受钢厂减产影响因素较小。”北京市万顺发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萧文亭称。7月27日,河钢出台了7月建筑钢材结算价格政策,其中Φ18~25mmⅢ级抗震螺纹钢结算价格为3850元,而当日北京地区Φ25mmⅢ级抗震螺纹钢市场价仅为3720元。“河钢7月结算价的出台,表明钢价严重违背了市场价格规律,钢厂、钢贸企业均没有赢利空间,钢价迟早要涨。”“就目前来看,钢厂减产主要是对市场心态的影响,是一种利好的标志。”分析师称,“一般来说钢厂减产对现货价格的影响要延后1~2个月,到货速度降低的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如果说钢厂这一次真的能把产量减下去,对价格的企稳,甚至筑底反弹都会有明显作用。”
萧文亭表示,这次价格小幅反弹除受河钢结算价影响外,还可能受6月份北京新建住宅成交、二手房住宅签约量大增刺激。据市住建委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新建住宅 (包含保障房)成交11983套,创2012年内的新高,环比5月上涨14.2%,比去年同期上涨39.1%。而6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13619套,成交量创最近17个月来的新高,环比5月份上涨了7.5%,同比去年同期则上涨了71%。
钢厂减产难度有多大?
某知名大型钢企内部人士小张(化名)透露,基于种种考虑,短期内希冀钢厂大量减产,基本不可能。
小张表示,其实目前对钢厂来说,制约钢厂成本的不是矿石、焦炭价格,而是通胀带来的厂里的各种费用和人员工资的飞涨。比如,1吨钢炼出来需要的辅助材料有:水电风气,设备维护更新换代,人员工资,运输,包装,销售等,其中人员工资在成本里面所占比重不可小觑。
“年底领导都有兑现奖和分红,只要达到目标都有奖励。一个正主任年底奖金估计在15万元左右,而作为一个普通员工,这么多年来,我年终奖最多拿到4000元。”小张表示。该厂现在一个小钢材品种厂子,现在有3个分厂,一个分厂有5~8个车间,一个车间有1个正主任,1~2个副主任,1个书记,还有其他的科室人员。另外一个分厂还有其他调度主任,动力主任,以及一些辅助的主任。主任以上级别的领导还有更多,整体来讲,领导与员工的比例接近1:3。在当前钢厂陷入亏损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倡导减员增效,但减员是减“工人”而不是减“领导”。今年政府领导到该厂视察,作出的指示是“要克服当今的困难,走出困境。”除了国家政策引导外,厂领导也不愿意减产,因为领导的奖金、业绩均是由产量来衡量的。
“钢产量大代表领导的能力大,卖不出去即使在库房放烂了也要生产。大型企业不要就卖给小企业;1吨要不了,就分割成几百公斤卖;你说贵了,就按次品卖。”小张说,“总之,领导们总是有办法。”
现在该钢厂很多品种分厂都已经陷入亏损,有的分厂甚至一动设备就亏本。“但领导基于国家领导指示以及自身业绩考虑,亏本也要生产,亏了就让其他厂来补,最多就是工人的工资受影响,领导的钱照旧拿。”“现在就我们一个分厂品种还能保持赢利,但在领导无视市场需求、开足马力生产的要求下,赢利能力已经大幅下滑。”小张表示,“今后领导指示,还会建更多的分厂来生产此品种钢材。”
国营钢厂情况如此,而对于民营钢企来说,也会受到地方政府为保税收、保就业、不允许其减产停产的制约。
分析师称:“民营钢企背后没有强大的银行支持,虽然现在的钱很多,但你只要一停下来,供应商马上就找你要钱,你的资金供应方——银行也会过来要钱,相当于在冬天里,只要睡着了,你就醒不来了。”
分析师认为,现在总体来说,钢厂一个月亏掉的钱,将来要用一年的时间挣回来。如果坚持半年,赔的钱可能要用6~10年挣回来。如果硬扛一年,会把老本全部输光。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下,钢材市场供需失衡之后,将通过价格机制逼迫企业亏损、减产,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这将是个漫长的、痛苦的、必经的淘汰过程。“这种淘汰制博弈的序幕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