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持续3年,欧元区火烧连营,全球经济复苏遇阻,金融市场动荡不已。目前,欧元区经济已陷入温和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欧元区2012年经济增长率降至负0.4%。
此外,欧元区重债国迫于压力实施的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引发民众愤怒情绪高涨,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相继爆发游行示威。据总部设在德国的贝塔斯曼基金会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希腊最终破产并退出欧元区,其所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然而,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阴霾中,欧元区重债国的股市却“咸鱼翻生”,一路走高。自今年6月初以来,希腊股市ASE指数累计涨幅超过75%,西班牙IBEX 35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0%,欧元兑美元汇率也累计上涨5.6%。
欧债危机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特别是在出口贸易方面。不过,对中国企业来说,欧债危机中不乏机遇存在,企业可以积极寻求合适的并购机会。
过去高门槛的欧洲市场,现在因估值降低而变得更富吸引力,并将有利于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海外“抄底”。
根据标准普尔的统计,过去中国企业的收购目标大多在亚太地区和美国。不过,许多中国企业的注意力正在从美国转移到欧洲。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涉及欧洲收购目标的交易量增加了26%。
中国钢材网观点: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金额已超过700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10倍。不过,虽然欧洲经济不景气,估价会相对便宜,但国内企业到欧洲并购更多的是看中其技术和品牌,因此在估价判断上要更加谨慎。国内民企虽在财力上具备海外并购的实力,但是真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外经济环境,法律壁垒,文化融合等都将成为制约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