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给出了10大方向,其中信息量太多,让人雾里看花,看不真切。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哪些看点值得细细体会!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拒绝紧缩
从会议公报中的第九条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稳定物价的内容,但通篇未涉及“通胀”也没有实质的举措。而且用词相对委婉,既表明了政府在努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同时,又表明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万一没能稳住,就只能努力“减轻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这种手法同时还体现在宏观政策调控上面,“中央认为,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不能再紧。而此前多家境外机构下调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引发市场担心,甚至有机构警告中国要防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可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底部,若在收紧可能逼出下限,因此“保下限”仍需积极应对。
当然,拒绝紧缩并不是放任宽松,而是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中央认为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通过提高金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三个方向积极拉动消费 推进“稳增长”
积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保持合理投资增长,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的四到八条都是实行“稳增长”的关键手段。这些举措从产业政策、进出口贸易、体制改革三个方向,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稳定经济发展,并扩大内需。
对下半年的政策方向,政策当局强调宏观政策要稳,意味着,除非经济增长大幅下滑,政府不会推出较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但随着政策预期明朗,市场有望企稳回升。此次明确提到“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拓宽出口渠道,积极增加进口”;并提出“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那么在消费和出口基本平稳的格局下,下半年稳增长的核心就在于稳投资。近期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都可以验证这一点。相信这些要点都会在之后的政策中进一步细化。
政策调控基调变化 房地产投资有望增加
此次会议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基调再次变化,从一季度的“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转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比较中性的立场表述,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意味房地产政策将偏暖,地产利空或短期不会出现。
受此消息提振,7月31日房地产板块暴涨,截至09:40,顺发恒业、大名城、黑牡丹涨停、招商地产、荣盛发展涨逾7%,中天城投、保利地产、华夏幸福、万科A等个股涨逾6%,金地集团涨逾5%。加之,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屡现“地王”,房企加紧拿地,在政策转暖的情况下,下半年房地产新建项目将逐渐增多,势必拉动钢材、水泥等上游的需求释放。
虽然,此次会议释放了不少利好信息,但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并未涉及。近段时间渐露成效的环保政策或难以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放缓必然会加大经济稳定的难度。
近期政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出口稳定发展以及部署铁路投融资改革等措施,这些也都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确保中国经济运行正常,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稳增长”,对于钢材市场而言,需求预期大幅增加,接下来的钢材市场走向,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新亮点。(中国钢铁现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