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利率市场化方案初步形成 贷款利率下限望放开
关键词:财经新闻,利率,市场化,方案,初步  发布时间:2013-07-12

  存款利率上限浮动或有限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方案已初步形成。业内人士预计,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可能有限。银行受到的影响将小于预期,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望显著受益。目前,这个方案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方案。同时,这个方案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

  今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存贷款利率等方面仍有较大推进空间。业内人士预计,此次方案重点之一将是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其中,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完全放开,但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浮动可能有限,不排除仍将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的可能。针对大额长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可能将启动。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目前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不会对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所以利率市场化的下一个突破口是激活存款市场。监管部门应尽量减少对定期存款市场利率的干预,推动资金转向银行其他业务。预计银行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研发、推广等都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多位专家表示,短期存款对利率上浮区间放开比较敏感,中长期存款比较稳定。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最终放开利率上浮区间限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利率市场化将给银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与严峻挑战。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业应从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客户结构优化、收入结构转变、尝试开展综合化和国际化以及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决策层频频表态推进 引发利率市场化加速猜想

  “第三季度?”“下半年?”提及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的时间表,不少专家、银行人士给出了今年以内会有新推进的猜想。

  今年以来,“推进利率市场化”屡被决策层提及。继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强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国务院在上周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再次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被市场视为决策层在释放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强烈信号。《第一财经日报》从一名银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央行正研究在放宽贷款利率下限和简化存款利率期限档次方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对于相关政策会否在近期出台,该人士表示不能透露相关进程。

  存款利率期限或先简化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9倍调整为0.7倍,这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今年5月下旬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央行表示:“从改革的效果看, 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已体现出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经营战略和资产负债管理需要, 执行不同的存贷款利率浮动策略。”分析人士称,这说明利率市场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今年以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呼声也在加强。市场呼吁,在今年年内将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扩大存款利率上限浮动范围。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现在主要聚焦点还是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上。”一名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对本报表示。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则对本报称,目前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范围,给银行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可以先简化存款利率期限档次,让市场有个适应的过程。

  在上月末的2013陆家嘴论坛上,中行行长李礼辉也呼吁,利率市场化下一阶段,可以适时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适当精简人民币基准利率档次,提高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

  “利率市场化需要建立利率的基准,实际上我认为可以盯住1年期的基准利率,其他期限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不设定。”上述股份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如果从简化存款利率期限来推进的话,对银行拉存款影响还是有但相对会小一些。

  据上述股份行地方分行负责人介绍,从中长期定存来看,“协议存款”方式比较多,其利率是由银行与企业或者个人协商的,已经是市场化定价。而考核时点为了完成任务拉的存款,有的也以Shibor利率来定价。所以,从期限上来看,中长期存款市场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如果简化存款利率期限档次的设定,对银行而言是可以承受的压力。现在存款还是以短期为主,如此推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不会太大。”一名银行业研究人士对本报称。

  不过在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方面,市场则更有共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称,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并且监管层面也希望市场利率能够下降,因此这部分是完全可以市场化的。

  存款保险制度待出

  “说实话,对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只要推进,始终还是会收窄银行的利差,降低盈利空间,增加盈利难度。”上述股份行地方分行负责人称。

  实际上,业界亦有担心,在推进利率市场化后,一些实力较弱的金融机构难以承受改革阵痛,一旦倒闭,将影响储户存款安全,危及金融稳定。而存款保险制度如若建立,则不但解决了储户资金安全的难题,同时也让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成为可能。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必要配套制度,去年下半年出台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基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

  今年6月下旬,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表示,人民银行会同各有关部门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会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同时积极做好这项制度出台的各项准备工作。7月初,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方案可能在今年年底提出。

  “预计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存款保险制度会推出来。”连平称。他认为,在中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阻力并不大,主要在于平衡有能力支撑存款保险体系的银行交存款保险资金的意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