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厂纷纷下调出厂价格以及钢坯、铁矿石等原材料联袂补跌等利空推动下,螺纹钢主力近日延续增仓下行走势,反弹也止于昙花一现。对于后市,市场分歧巨大。笔者认为,钢材价格后期有望继续下行,但空间不大。另外,考虑到目前期钢较钢坯、铁矿石等原材料贴水幅度接近历史极值,现货企业不妨逐步介入买入保值,以提前锁定未来原料的采购成本。
原料补跌推波助澜但下跌空间或有限
受钢材价格持续大幅下挫影响,钢坯、铁矿石近日再度展开补跌之旅,动态成本重心下移无疑对钢材价格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鉴于目前钢坯、铁矿石价格补跌幅度较小,预计后期仍有下跌空间。但笔者认为,一方面,电力、人工等成本刚性且重心逐步上移;另一方面,包括中欧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再度举起降息大旗,流动性重返宽松,铁矿石作为资源品种及身处卖方垄断格局,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从历史数据来看,普氏指数在2010年和2011年最低均跌至116美元/吨附近,该价格亦处在国产矿开采成本附近,预计该指数在116~120仍具有较强的支撑。若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32,铁矿石占螺纹钢生产成本的35%~45%(悲观氛围下矿石占比接近区间下沿)计,则当普氏指数跌至116~120区间时,对应的螺纹钢含税成本大致在3400~3500元/吨区间。不过,考虑到国内外政策面明显回暖,流动性再度宽松,笔者相对乐观一些。另外,统计发现,在螺纹钢期货上市至今创出的3次局部低点附近,除了2011年10月份之外,唐山钢坯、唐山铁精粉均提前期钢4天至半个月触及底部,我们后期可继续从中寻找期钢触底的迹象。
钢市需求极度低迷后期有望改善
国内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再叠加传统消费淡季因素,钢市当前需求极度低迷。从最新的房地产数据来看,1~6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降至16.6%,为2010年以来最低,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扩大跌幅至-7.1%,且为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不过,笔者亦从中发现一些积极的迹象:1~6月份房屋销售面积、销售额累计同比降幅显著缩窄,销售数据大幅回暖。笔者预计,在政策显现、流动性重返宽松背景下,随着存量库存的逐步消耗,未来房市供需将趋于紧张,基于此,逐利的愿望或激发开发商的开发热情。事实上,5、6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均有明显回升。另外,据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环比上涨的有25个,同比上涨的有11个,这引发部分人士猜测国家将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不过,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长乏力,且仍面临较大下行风险背景下,稳增长已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降准、降息等积极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政策加码的可能性较小,相反,钢市后期仍有刚性需求、基建和保障房建设以及淡季过去等亮点值得期待,需求有望得到改善。
钢市当前供应宽松预计后期压力减轻
从供给来看,根据中钢协数据,截至7月上旬,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减少,但目前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仍高达195.81万吨,且6月份螺纹钢以1517万吨的产量再创新高。显然,在钢价大幅下挫、全行业陷入亏损困境背景下,钢厂减产仍不积极。不过,随着后期钢价的继续下挫以及钢坯、铁矿石补跌意愿减弱,钢厂幅度较大的减产或成为现实。另外,分析库存消费比发现,6月份0.11的库存消费比数值仅低于2010年同期数值,表明当前供过于求压力较大,后期随着钢市供需的积极调整,预计压力将减轻。另据笔者了解,目前贸易商手头库存普遍不高,因此一旦钢价出现企稳迹象,集中补货需求将助推钢价反弹。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由于当前钢厂减产不明显、需求极度低迷,且原料开始补跌,再加上降准降息等利好效果释放需要时间,钢价短期仍有下行空间。但因原料下跌空间有限,未来供需有望改善,且政府在换届之前稳增长意愿非常强烈,国内外政策面均明显回暖,钢价中期下行空间或有限,但反弹幅度料也有限。此外,鉴于目前期钢较钢坯、铁矿石严重贴水,需要采购原料的现货企业不妨逐步介入买入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