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挣扎在中国钢铁行业这片红海的企业家们目前必须迅速做出决定,是上岸还是游向深海,是坐着等死还是放手一搏。近日已经有消息传出:银行将收紧钢贸等十大过剩行业的信贷,关于央行要封死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融资之路的传言更是甚嚣尘上。
其实,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而言,折腾自己才能活得更好。而这其中的核心不是各种企业的规划和风险评估,而是自身产品能力的提升。
因为就企业而言,特别是钢铁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蓝海根本不存在。换句话说那只是暂时某个未开发“处女地”市场的初生期。因为当下的中国钢铁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有实力充当“守门人”的角色,可以将所有的竞争对手关在某个市场之外而自己独享市场利益。因此,钢铁企业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发现和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而不是过度迷恋所谓的“蓝海战略”来达到一劳永逸。毕竟中国钢铁行业不是手机行业,而中国的钢企也不是苹果和乔布斯。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革自己的命。
对于已经开始逐渐步入夕阳产业行列的中国钢铁业而言,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提前预料到了发展的“天花板”,但令人无奈的是这个天花板似乎是如来佛的手心儿,任你有大圣的七十二般变化,但却依然无法翻越。而这个时候一些看清行业大势和自身具有优势的企业就开始琢磨七十三般变化的可能性。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开始专注企业产品力的提升,而另一部分人则将眼光放到了其他行业之中,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在的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艰难、最辛苦的行业。这也成了当下钢企行业转型的一种常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展非钢产业进行转型。但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财大气粗的能够华丽转身,更多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闪了腰、岔了气。
我们现在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钢铁行业应该是个做实业的行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一些融资和金融手段搞的有些乌烟瘴气。因此,钢铁行业更适合那些老实人来做,踏踏实实地摸准市场规律,因为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实”才是硬道理。
所以,当前面对多方面挤压的情况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是危机同样也是机遇。只有坚持革自己的命,不安于现状,不断夯实自己的实业基础,相信钢铁行业总有守得云开雾散之时。而那时,将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