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随着沙钢、宝钢等主导钢厂纷纷大幅下调最新出厂价,部分成品钢材(如建材、热卷)率先出现较大跌幅。由于7月份正值传统淡季,终端需求疲软,加之我国二季度GDP增速仅为7.6%,三年多来首次跌破8%。多重利空因素的侵袭之下,窄幅盘整长达一个多月的钢坯价格开始持续大幅下行,截止目前,钢坯风向标市场唐山普碳方坯累计下跌220元至3360元/吨。那么,钢坯后市是否继续深跌?笔者认为,钢坯后市难言乐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宏观方面利空密集。7月份,温家宝总理在多种场合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可以预计第三季度我国整体经济状况难以改观。而且,近期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的紧急通知,要坚决防止房价反弹,这也是近期国家对房产调控密集表态最为细致的一次。可见中央毫无放松楼市调控的意思,所谓的楼市回暖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所以,在经济大环境较差以及楼市调控依然严厉的情况下,钢材需求低迷的局面仍将维持。
第二、下游需求大幅萎缩。由于近期带钢、型材、线螺大幅下跌,尤其是线螺,其跌幅远远大于钢坯跌幅,目前线螺与钢坯的差价仅有100多元,而南方调坯轧材企业又主要以生产线螺为主,仅轧材成本就在260-300元/吨之间,严重的亏损导致南方大量调坯轧材企业减产、停产。不仅如此,北方地区的轧钢厂也处于亏损边缘,开工率持续下降。而且短期内成品材仍无止跌迹象,跌幅甚至可能放大,所以后期北方钢厂可能会有更大规模的减产、停产现象,成品材和坯料互相跟跌的恶性循环或将延续。
第三、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在钢价大跌的带动下,近一周来铁矿石普氏指数走低10美元/吨至125.25美元/吨,港口进口矿现货价跌幅在100元/吨左右,国产矿跌幅50-100元/吨,焦炭跌幅80元/吨左右。原料价格大幅走低且跌势难止,导致钢坯成本支撑持续减弱。
第四、钢坯产量居高不下。据调查,目前唐山150座高炉中仅4座检修,开工率97%,较上周增加1%;检修容积1880立方米,较上周减少1510立方米。目前的情况是,不但部分前期检修的高炉陆续复产,而且还有部分新建高炉投产。在钢价持续大跌、需求低迷的行情下,钢坯产量不减反增,供需矛盾严重激化。
在以上种种利空影响下,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有需求的下游纷纷绕过经销商直接入厂提货,经销商对后市预期悲观,大都离市观望,整个钢坯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而钢厂为了维持运转只能继续降价促成交,直到出现大规模减产检修为止,由此可见,近期谈论钢坯触底为时尚早。(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