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钢价持续走低影响,中外企业的日子似乎越过越痛苦——利润持续下降,亏损越来越多。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国内钢价继续呈下跌走势,这已是钢价连续第十周下跌。中厚板价格继续下跌,跌幅有所收窄,最大吨价下调幅度在100元以内;冷热板卷价格小幅下调,上海市场厚规格热轧产品吨价在3080元左右的水平上盘整;大中型材价格吨价下跌幅度在20元左右。
和钢价持续下跌的态势相一致,国内钢铁企业的盈利也在大幅度减少。
此前,我国企业宝钢股份公布了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86.7亿元,同比下降55.1%,下降幅度比武钢更多。
市场的低迷不仅仅影响着中国企业,国际钢铁巨头也“很受伤”。
昨日,业内人士表示,其2008财年的经常利润预计比上财年缩水43%,仅有3200亿日元(约32亿美元)。这比其在1月份时的预测减少400亿日元。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汽车和电机行业主要客户减产扩大,其钢产量继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跌至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仅有500万吨。实际生产情况可能更糟,比上述计划还要少30万吨以上。
稍早,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截至
“第二季度中国钢市难以走出低谷。”分析师表示,中国钢材市场结束年初短暂回暖后,价格再现大幅下跌。目前,市场需求疲软,出口大幅萎缩,另外钢厂减产行为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钢材市场整体低迷。预计在全球经济继续下行、钢铁产能过剩压力下,第二季度国内钢材市场难以走出低谷,价格难以大幅反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7.59点,同比下降44.72点,降幅31.42%。编制的价格指数以1994年4月的钢材综合价格为100点,由此看来,现在钢材综合价格已经低于15年前的水平。
“我国钢铁产能明显过剩,市场供给压力大,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未改。”不过,业内人士表示,钢价已经大幅下滑,成本也已经回落到低位,后期价格下降空间比较小。企业在5月份的整体经营环境会有所好转,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