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钢材出口量增价减 进口量价齐跌
2012年上半年累计我国出口钢材数量同比增加,而进口钢材数量同比降低;净出口钢材数量同比去年同期出现增加,进出口钢材单价同比双双下降,但出口单价降幅大于进口单价降幅。国内市场钢铁产能过剩压顶、钢材需求低迷使得企业纷纷拓展国外市场,扩大国际销售渠道的动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的开发更是不遗余力,并以低价优势带动了国内钢材净出口量的增加。从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累计我国共出口钢材2724.6万吨,同比增长12%; 出口钢坯0.08万吨,同比下降81.7%;钢材和钢坯合计出口折合粗钢2898.6万吨,同比增加310.5万吨,增幅为12%。上半累计进口钢材695.5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07.8万吨,同比下降13.4%;进口钢坯19.3万吨,同比去年同期降低29.9%;坯材合计进口折合粗钢为759.2万吨,同比减少122.9万吨,同比降低13.9%。净出口方面上半年累计净出口钢材2029.1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99.8万吨,增幅24.5%;累计净进口钢坯19.2万吨,坯材合计净出口粗钢2139.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33.2万吨,增幅25.4%。上半年累计国内出口钢材平均单价为959.8美元/吨,同比去年1023.2美元/吨的出口单价下降了63.4美元/吨,降幅6.2%;国内进口钢材平均单价为1326.2美元/吨,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4美元/吨,降幅2.96%;进出口价差从去年的343.4美元/吨扩大23美元至今年的366.4美元/吨,这也充分说明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量的增加是以低价优势换得。
二、板材进出口最多 棒线材和管材出口占比较高
上半年出口量较多的钢材品种仍是板材、棒线材和管材,分别为1360.6万吨、513.4万吨和481.7万吨,出口量合计占钢材出口总量的比重为86.4%,与去年同期87.5%的比重略有下降;其中板材出口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棒线材出口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从出口单价来看,今年上半年棒线材、角型材、板材出口单价分别为761.0美元/吨、694.6美元/吨和858.9美元/吨,同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棒线材出口单价降幅最大,为12.0%;管材、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出口单价则同比上升,出口单价分别为1233.0美元/吨、937.2美元/吨和1854.4美元/吨,增幅分别为4.5%、0.8%和6.0%。整体来看作为出口主力钢材品种的棒线材和板材出口单价同比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到上半年钢材进口单价同比下降。
表1 2012年上半年主要钢材品种出口数量及比重(单位:万吨)
品名 | 1-6月 累计数量 | 上年同期 累计数量 | 同比数量% | 占钢材出口 总量比重% | 上年同期 出口比重% |
棒线材 | 513.4 | 338.26 | 51.81 | 18.8% | 13.9% |
角型材 | 174.5 | 116.04 | 50.38 | 6.4% | 4.8% |
板材 | 1360.6 | 1367.8 | -0.52 | 49.9% | 56.2% |
管材 | 481.7 | 422.78 | 13.95 | 17.7% | 17.4% |
铁道用材 | 21.7 | 30.68 | -29.18 | 0.8% | 1.3% |
其他钢材 | 172.7 | 157.28 | 9.83% | 6.3% | 6.5% |
表2: 2012年上半年主要钢材品种出口单价(单位:美元/吨)
品名 | 1-6月出口单价 | 去年同期出口单价 | 单价增减 | 同比增幅% |
棒线材 | 761.0 | 865.2 | -104.1 | -12.0 |
角型材 | 694.6 | 750.5 | -56.0 | -7.5 |
板材 | 858.9 | 955.8 | -96.9 | -10.1 |
管材 | 1233.0 | 1179.4 | 53.6 | 4.5 |
铁道用材 | 937.2 | 930.0 | 7.3 | 0.8 |
其他钢材 | 1854.4 | 1749.3 | 105.1 | 6.0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上半年全部钢材品种按大类分进口数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不过其中板材进口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也没有改变。今年上半年国内进口板材数量为593.4万吨,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2.79%,但是占进口钢材比重却上升85.2%,较去年同期微增0.6个百分点。从进口单价来看,进口量最大的板材1125.1美元/吨的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去年略有下降,降幅3.6%;铁道用材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最多,降幅高达43.7%,仅为159.1美元/吨;棒线材和角型材这两个出口平均单价下降的品种进口单价同比增加,增幅分别为7.9%和10.2%;管材进口平均单价上涨4.6%。棒线材和角型材等钢材品种进口单价的攀升主要是因为我国进口的棒线材和角型材多为国内不能生产或因产量少不能产生批量效益而企业不愿意生产的特钢品种。净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铁道用材净出口同比仍呈负增长,其他四类钢材品种净出口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分别来看上半年板材净出口769万吨,同比增长11.6%,占钢材净出口总量的37.9%;棒线材净出口467万吨,同比增长68%;角型材净出口159万吨,同比增长60.6%;管材净出口460万吨,增幅16.6%,铁道用材净出口15万吨,同比降低42.3%。
表3 上半年主要钢材品种进口数量及比重(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1-6月 累计数量 | 上年同期 累计数量 | 同比数量% | 占钢材出口 总量比重% | 上年同期 出口比重% |
棒线材 | 46.40 | 60.3 | -23.08 | 6.7 | 7.5 |
角型材 | 16.07 | 16.97 | -5.31 | 2.3 | 2.1 |
板材 | 592.4 | 679.3 | -12.79 | 85.2 | 84.6 |
管材 | 22.3 | 26.9 | -16.89 | 3.2 | 3.3 |
铁道用材 | 6.5 | 4.9 | 33.48 | 0.9 | 0.6 |
其他钢材 | 11.7 | 14.9 | -21.16 | 1.7 | 1.9 |
表4 2012年上半年主要钢材品种进口单价(单位:美元/吨)
| 进口单价 | 去年同期进口单价 | 单价增减 | 同比增幅% |
棒线材 | 1706.4 | 1581.8 | 124.6 | 7.9 |
角型材 | 1106.8 | 1004.8 | 102.1 | 10.2 |
板材 | 1125.1 | 1166.5 | -41.4 | -3.6 |
管材 | 4074.7 | 3897.1 | 177.5 | 4.6 |
铁道用材 | 459.1 | 815.8 | -356.7 | -43.7 |
其他钢材 | 5523.9 | 5646.9 | -123.0 | -2.2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三、东南亚成为出口主要目的地 进口自日本钢材数量仍最高
上半年东南亚仍是我国主要出口钢材目的地,其次是欧盟和印度。在出口量位居前10位的出口目的地中出口到东南亚的钢材数量合计为1143.99万吨,占全部钢材出口总量比重合计达到42%;其中向韩国出口钢材的数量仍然最高,达到527.96万吨,较去年同期已经略有下降,出口占比也从去年的23%下降到今年的19.4%,不过韩国仍为我国钢材第一出口目的地;另外出口到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地的钢材数量和比重同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到欧盟的钢材数量同比下降,比重也有所降低;出口印度和美国的钢材数量虽然有上升,出口比重也同样下降;另外出口中东的钢材数量已经退出前10名以外。从出口分国别变化情况来看,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钢材出口目的地也有所调整,政治和经济环境比较稳定,且制造业发展处于上升势头中的东南亚地区成为我国钢材出口的首选目的地;而对政治动荡的中东和非洲以及深陷经济衰退泥潭中的发达国家出口量则仍处于下降局面中;另外随着印度国内钢材供给量的增加以及其国内经济形势的不乐观,我国出口到印度的钢材数量同比虽然仍有所增加,但是增速已经降低。
表5 上半年钢材分地区出口数量及比重(单位:万吨)
国别 | 1-6月 累计数量 | 上年同期 累计数量 | 同比数量% | 占钢材出口 总量比重% | 上年同期 出口比重% |
韩国 | 527.96 | 560.61 | -5.82 | 19.4 | 23.0 |
欧盟27国 | 203.53 | 277.61 | -26.68 | 7.5 | 11.4 |
泰国 | 126.8 | 89.28 | 42.04 | 4.7 | 3.7 |
印度 | 120.56 | 111.69 | 7.94 | 4.4 | 4.6 |
越南 | 119.28 | 97.85 | 21.9 | 4.4 | 4.0 |
新加坡 | 118.97 | 73.35 | 62.19 | 4.4 | 3.0 |
美国 | 97.72 | 78.84 | 23.94 | 3.6 | 3.2 |
菲律宾 | 85.63 | 66.16 | 29.44 | 3.1 | 2.7 |
印尼 | 85.37 | 58.87 | 45 | 3.1 | 2.4 |
香港 | 79.98 | 49.49 | 61.62 | 2.9 | 2.0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钢材进口来源地方面,日本、韩国和台湾省仍占据前三位,上半年合计进口钢材数量占全部进口数量的比重为85.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上半年进口自哈萨克斯坦、法国和俄罗斯的钢材数量同比去年有所攀升,尤其是进口自哈萨克斯坦的钢材数量达到了16.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达82.55%。上半年进口自其它国家的钢材数量同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进口自日本的钢材,较去年同期降幅达到了20.75%,自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对我国钢材的进口数量始终未恢复到震前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国内钢材替代进口的空间,进口钢材数量的减少说明国产钢材对进口钢材的替代性在逐步增强。
表6 上半年主要钢材分地区进口数量及比重(单位:万吨)
国别 | 1-6月 累计数量 | 上年同期 累计数量 | 同比数量% | 占钢材出口 总量比重% | 上年同期 出口比重% |
日本 | 300.26 | 378.86 | -20.75 | 43.2 | 47.2 |
韩国 | 203.98 | 208.73 | -2.27 | 29.3 | 26.0 |
台湾省 | 90.8 | 105.61 | -14.02 | 13.1 | 13.1 |
欧盟27国 | 48.56 | 57.51 | -15.57 | 7.0 | 7.2 |
德国 | 19.78 | 24.47 | -19.15 | 2.8 | 3.0 |
哈萨克斯坦 | 16.39 | 8.98 | 82.55 | 2.4 | 1.1 |
法国 | 6.64 | 5.44 | 21.96 | 1.0 | 0.7 |
俄罗斯 | 6.45 | 6.12 | 5.44 | 0.9 | 0.8 |
瑞典 | 6.36 | 9.46 | -32.7 | 0.9 | 1.2 |
美国 | 5.65 | 6.47 | -12.64 | 0.8 | 0.8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四、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钢材比重较低 出口比重偏高
分贸易方式来看,上半年国内钢材进口仍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进口量分别为337.84万吨、254.32万吨和75.72万吨,占当期钢材进口比重分别为48.6%、36.6%和10.9%。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合计占比达到47.5%,不过较去年同期50.7%的进口比重已经略有下降,这一部分钢材主要是日、韩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或下游行业企业进口,受其销售渠道稳固及日、韩钢企较强的下游服务延伸能力的影响,国内钢材替代这一部分钢材进口较难。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则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上半年累计2583.05万吨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比重高达94.8%,从进出口分贸易方式上的不同也可以看出我国钢企与日韩钢企相比销售渠道的固定及对下游行业的延伸服务能力仍比较弱,这也导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速度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表7 上半年钢材分贸易方式进口数量及比重(单位:万吨)
1-6月 累计数量 | 进口 比重% | 上年同期 累计数量 | 上年同期 进口比重% | 同比数量% | |
一般贸易 | 337.84 | 48.6 | 376.56 | 46.9 | -10.28 |
进料加工贸易 | 254.32 | 36.6 | 313.84 | 39.1 | -18.96 |
来料加工贸易 | 75.72 | 10.9 | 92.8 | 11.6 | -18.41 |
边境小额贸易 | 15.66 | 2.3 | 7.71 | 1.0 | 103.19 |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 8.31 | 1.2 | 6.7 | 0.8 | 24.07 |
保税仓库进出口境货物 | 3.26 | 0.5 | 5.19 | 0.6 | -37.13 |
其他贸易 | 0.37 | 0.1 | 0.42 | 0.1 | -12.79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表8:上半年钢材分贸易方式出口数量及比重(单位:万吨)
1-6月 累计数量 | 出口占比% | 上年同期 累计数量 | 上年同期 出口占比% | 同比数量% | |
一般贸易 | 2583.05 | 94.8 | 2284.78 | 93.92 | 13.05 |
进料加工贸易 | 69.03 | 2.5 | 80.73 | 3.32 | -14.5 |
对外承包出口货物 | 41.7 | 1.5 | 38.59 | 1.59 | 8.04 |
边境小额贸易 | 20.29 | 0.7 | 14.65 | 0.60 | 38.5 |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 3.15 | 0.1 | 5.1 | 0.21 | -38.26 |
其他贸易 | 2.48 | 0.1 | 1.92 | 0.08 | 29.24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进口贸易方式分品种来看,棒线材、板材和管材的一般贸易进口量比较高,上半年累计进口量分别为24.2万吨、291.76万吨和13.34万吨,进口占比分别为52.2%、49.2%和59.7%。进料加工方面上半年累计进口占比最高的是角型材,其9.26万吨的进口量占角型材进口总量比重为57.6%;棒线材和板材的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数量分别为24.2万吨和215.47万吨,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0.3%和36.4%。来料加工贸易进口方面棒线材为2.18万吨,占比4.7%;角型材为4.09万吨,占比25.5%;板材为66.3万吨,占比为11.25;管材为1.24万吨,占进口量的5.6%。铁道用材进口比重最高的为边境小额贸易,上半年累计为3.67万吨,占铁道用材进口比重为56.2%;一般贸易进口量为1.94万吨,占比为29.7%;进料加工贸易进口为0.91万吨,占比为13.9%。出口贸易方式分品种方面,五大钢材品种出口均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上半年棒线材、角型材、板材、管材和铁道用材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重分别高达96.8%和98.6%、93.8%、94.6%和93.7%。
五、三季度及下半年进出口钢材情况分析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际钢材市场需求低迷并导致国内钢材的出口需求的萎缩,国际钢市目前整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也将会加大国内钢材的出口压力,而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壁垒也必将会更加森严。另外我国目前的钢材主要出口目的地东南亚同时也是韩国和日本着重开发的国外市场。韩、日在东南亚积极建设钢材加工中心,或者直接在当地合资或独资建厂,通过下游渠道建设加大对东南亚钢材的销售力度,为将来大量出口钢材而做足前期准备;而我国对东南亚的钢材出口多为一般贸易,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中、日、韩在东南亚钢材市场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很有可能影响到国内钢材的出口量降低。我们预计3季度钢材出口量可能会低于2季度,预计维持在1400万吨左右;而整个下半年钢材出口数量可能会少于上半年,预计维持在2500万吨左右。
进口方面考虑到目前进口的多是国内钢厂不能生产或者钢厂不愿意生产的具有“规格多,数量少”使用特点的特钢棒线材、角型材以及薄板等产品,而且为外资下游行业使用的来料加工或者进料加工的产品占比明显比较高,所以短时间内国产钢材替代这一部分进口比较难。我们预计钢材进口方面仍将维持较为平稳的势头,3季度钢材进口量仍有望维持在350-400万吨上下,下半年进口量则仍在700-800万吨之间。进出口合计3季度钢材净出口量可能在1000万吨左右,整个下半年钢材净出口量则有望维持在180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