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钢材期现价格止跌回升,现货市场上初期成交虽有提振,出货量尚可,但目前看来,下游需求采购的积极性愈发不高,市场的观望气氛较重。另外,前期大多数成交贡献来源于中间商,终端实质性需求释放与钢材现货出货相对明显滞后,可见当前需求释放仍处于低迷状态。
一、钢材价格走势
1、国际钢材价格走势
9月份全球钢材指数探低回升,因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对钢价形成支撑。数据显示,截止9月25日全球钢材基准价格指数为116.67,较上月跌1.3%。美国薄板现货市场稳后趋跌,成交日趋平淡,长材市场涨势或亦难持续,美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21.01,较上月涨0.44%;欧洲市场基本保持平稳,但进口增加、需求疲软,部分地区面临压力,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10.98,较上月涨1.61%;亚洲市场涨跌互现,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但实际需求并未回升,数据显示亚洲价格指数为118.41,较上月跌2.94%。分品种方面,板材价格指数为105.47,较上月跌1.97%;长材价格指数为131.62,较上月跌0.62%。
2、国内钢材价格走势
进入9月国内钢材期货受发改委审批名目速度加快及全球央行掀起一片货币宽松潮影响,期价止跌回升。截止9月25日RB1301合约报收3547,较上月底涨136元/吨,涨幅近4%。现货方面,在利多政策及期价反弹支撑下,下游采购意愿回暖,报价则逐步上调。上海8mm Q235高线报价3580元/吨,较上月涨140元/吨;20mm HRB400螺纹钢为3640元/吨,较上月涨120元/吨。
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9月份钢材综合指数为132.2,较上月涨1.29%,与去年同期相比跌23.58%;长材指数为150.9,较上月涨1.54%,与去年同期相比跌23.70%。
二、经济环境
1、国际经济形势
“QE无限”恐不足以提振市场,欧债重燃市场忧虑
美联储(FED)近期推出的第3轮量化宽松政策(QE3)被戏称为"QE无限",但部分投资者质疑,QE3何时才算足够。鉴于美国失业率维持于高位水平,以及前两轮QE的影响程度,美联储正在开始新一轮抵押支持证券(MBS)购买,直到失业率下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尽管QE3是开放式的,但其规模仍不及QE1和QE2,目前全球经济走软,QE3规模或不足,同时在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的情况下购买MBS或对房市没有太大帮助。
此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开闸放水,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全球投资者信心。不过,投资者目光目前再度回到悬而未决的欧元区,欧债危机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元能否真正“翻身”,欧债仍是主要看点。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元仍受到避险资金的支撑。
有德国媒体报道,希腊在满足国际债权人紧急援助要求上仍面临约200亿欧元的预算缺口,几乎为此前预期的两倍。只有在弥合预算缺口这一前提之下,希腊才能够获得下一笔援助资金。近日,希腊财政部对上述报道予以否认。此外,由于德法在如何赋予欧洲央行监管银行的权力分歧明显,原定于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欧洲银行联盟面临难产。
2、我国经济形势
资金面偏紧,年内仍有1-2次降准预期
2012年以来,中国连续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使社会流动性总体趋于宽松。但7月开始,降准预期屡屡落空,逆回购成为央行投放资金的唯一工具,货币政策放松步伐有所放缓。
25日,央行开展了1000亿元14天和1900亿元28天逆回购,2900亿元也是央行单日逆回购的最大规模。业界专家称,自28天期逆回购重启以来,央行连续大手笔进行逆回购操作,再加上25日时隔月余恢复操作的14天逆回购,央行的操作手法堪比降准。从目前来看,央行的巨量投放已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双节和季末的资金需求。
中行预计三季度CPI上涨2%,比二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四季度上涨2.2%,比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但依然处在较低区间。全年CPI上涨2.7%左右。未来几个月通胀可控。
报告指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目前并未表现出根本好转迹象,货币供给也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而面临压力。因此,总体判断是政策朝放松方向的调整还会继续,预计央行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降低存准率仍是大概率事件。
三、钢铁市场
1、铁矿石
8月中下旬,国内铁矿石现货市场还是一片惨淡,进口矿、钢坯等原料价格急速下跌,到9月上旬,印度63.5%品位的进口矿价一度跌破95美元/吨,较7月底下跌28美元/吨。钢材的价格更是已经持续阴跌了近半年。
时来运转,9月7日,受国内轨交建设计划大规模获批的消息刺激,钢市涨势骤起——9月第二周国内现货钢价出现了2年来最大的周涨幅,从而推动铁矿石现货价格止跌回升,目前印度63.5%品位粉矿报价为110美元/吨。
纵观全球铁矿石现货市场,由于需求不振,巴西淡水河谷以6亿美元出售旗下10艘大型矿砂船,目的是在矿价持续下跌期间寻求提高现金流。而第四大矿商FMG也坦言,将通过裁员以及推迟西澳大利亚州皮尔巴拉地区一座大型铁矿的开发节省16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际矿山今年风光不再,但他们也纷纷抛出预测称,看好中国需求,矿价将回暖。
2012年8月,我国进口铁矿石6245万吨,比7月有所增加,进口额81.1亿美元,进口单价回落至129.8美元/吨。前8个月进口4.9亿吨,进口额6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9.3%。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走低,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开始逐步增加,但130美元/吨的高成本对于目前几近亏损的钢铁企业而言仍是高负担。
由于内外矿价差较大,钢厂在粗钢产量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后期将加大进口矿的采购力度,预计近期进口矿价有望小幅回升。但在港口库存仍处在高位、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压力明显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2、焦炭
9月国内焦炭市场涨跌互现,高价资源继续回调,低价资源在钢材市场总体向好的情况下开始反弹,主流上涨幅度为30-50元/吨;据市场了解,河北、江西、湖南等地部分钢厂由于前期价格下调幅度较大,近期率先上调焦炭采购价格,主流幅度在30元/吨左右;从焦企方面了解到,目前焦炭出货情况较前有较大的改观,成交顺畅,原本焦炭库存较高的焦化企业近期也正经历去库存的过程。此外,近期山西等地开始试探性上调炼焦煤出厂价格,给现今的焦炭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价格支撑,短期内焦炭现货市场企稳已是大概率事件。
钢厂方面,据我的铁网统计163家钢厂检修的钢厂为41家,检修高炉52座总容积在48760M3;另外钢厂亏损程度有所缓解,统计结果显示,163家样本钢厂中69.93%处于亏损状态;库存方面,本周统计结果显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地区钢厂仍有观望情绪,补库意愿一般;而华东、华南、西南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增加焦炭库存。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8月份我国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为5万吨,是2012年以来的又一低值,与过去月出口焦炭200万吨可谓天壤之别。1~8月焦炭出口量为75万吨,同比减少74%。8月焦炭出口价格为每吨489美元,环比单价均上涨23美元,这主要是由于高关税所致。焦炭出口量锐减,业内人士开始呼吁,焦炭出口关税应在此关键时刻放开。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焦炭关税出口征收40%关税影响,焦炭出口大幅下滑。业内专家认为,焦炭出口量占中国该品种的产量一直在5%以下,不构成焦炭过剩或结构性问题的主要矛盾点,焦炭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产品应该按照市场竞争、优胜劣态的方式经营。后期焦炭出口关税下调或成为可能,但什么时间下调、降幅多少仍需及时关注。
3、海运指数
9月国际海运整体处于温和上扬状态。必和必拓表示中国铁矿石需求较高峰期放缓超过一半,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声称,考虑到经济形势不佳,将可能推迟一些铁矿项目开发,而有消息称澳洲矿山FMG已经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开始向中国钢厂“兜售”部分股权“解困”。由此可见矿山纷纷看空未来矿石需求,也将一定程度到海峡行船的后市。海岬型船温和上涨,BCI指数报收于1531点,目前,巴西至中国海运费20.464美元/吨,累计上涨2.043美元/吨,西澳至中国7.975美元/吨,累计上涨0.95美元/吨。钢铁产量增加令钢厂和贸易商的船运需求上升,帮助提升了海岬型船舶运价,提振市场人气。钢铁价格上涨依然是驱动力,受需求增加预期影响。巴拿马型船继续领跌市场,目前BPI指数报收于468点。大西洋地区因谷物与煤炭货盘出口双双下滑;太平洋地区则处于弱势运行态势,因印度与日本煤炭进口需求平稳致使运价得以维稳。超灵便型船一路上扬,目前BSI指数报收于850点,印尼地区随着获得出口资质的贸易商增多,发货量也随之上升,而随着10月雨季的来临,镍矿活动也开始增多;印度地区仍受其煤炭进口需求影响维持平稳。
4、钢材产量
国际钢铁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显示,前八月统计范围内的62个国家和地区的粗钢总产量为10.23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8月产量为1.24亿吨,同比下降1.0%。8月粗钢产能利用率从7月的79.4%下降到75.5%,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8月中国粗钢产量为5870.3万吨,同比下降1.7%;日本生产920.8万吨,同比增长3.3%;韩国生产567.4万吨,同比增长2.8%。
欧盟方面,德国生产粗钢336.3万吨,同比下降7.1%;意大利产量为122万吨,同比下降15.5%;西班牙生产104.1万吨,同比下降10.3%;法国产量为95.4万吨,同比下降7.2%。
整体来看,国内钢铁价格上涨依然是驱动力,受需求增加预期影响。据中钢协最新旬报显示,9月上旬中钢协统计:9月上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56.5万吨,旬环比增加2.9%,全国估算值为189.5万吨,旬环比增加1.2%。
5、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
数据显示,至9月21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529.88万吨,较上月降60.64万吨,降幅为10.2%;线材库存为117.05万吨,较上月降22.36万吨,降幅为16%。
进入9月中旬建材社会库存回落加快,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随着现货价格的反弹,终端采购需求有所上扬,虽后期成交逐渐减少,但总体而言却比之前几周有所放大;二是钢厂市场资源投放量的减少,造成这一原因的是前期钢厂资源通过出口以及期货交割,厂内库存有所释放,加上之前由于市场价格较低导致一些三线钢厂资源投放积极性有所放缓;三则是由于月底商家还款压力大增,手中订货资金不足也导致订货量有所减少。
6、进出口
数据显示,2012年8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24万吨,较7月份减少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9%。1至8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579万吨,同比增长8.6%。
2012年8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20万吨,较7月份增加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11%。1至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材932万吨,同比下降12.3%。
7、季节性因素分析
据统计螺纹钢期货上市至今数据,RB指数在2009年、2010年10月份均出现上涨,涨幅超过4%,2011年10月份受欧债危机影响期价大幅下挫,跌幅近5%。目前螺纹钢期价处于近4年来低点,但9月份国内外一系列利多政策,推升钢价从而提升钢厂的产量,因此在供过于求的格局下,产能继续释放将使10月钢价受到抑制。
四、相关行业
1、房地产
连月攀升的住宅成交量如同一剂强心剂,注入了房地产开发市场。在经历了自2011年6月以来的持续下滑后,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终于触底反弹,小幅微升至94.64,比上月提高0.07点。
国房景气指数低于100,并依旧处于历史低点,表明景气度虽然仍处在悲观区内,但触底回升表明房企经营状况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在政策逐渐稳定,调控很难再升级的预期之下,以及房企销售回落、库存压力逐渐减轻的情况下,经营状况逐渐向好发展。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用生动的金额数字印证了市场的回暖。2012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43688亿元,同比上涨15.6%,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商品住宅投资29990亿元,同比涨幅10.6%,较前7月增幅回落0.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明显放缓。单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6914亿元,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12.2%、商品住宅投资4764亿元,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9.6%。
8月份房地产投资累计增幅是在去年8月份开始,持续11个月的回落后首次出现上涨。整体房地产市场有望走出低迷。
2、汽车行业
2012年9月10日,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2年8月份的全国汽车工业报告,并对8月份的汽车产销情况进行了综述。8月,汽车生产150.14万辆,环比增长4.48%,同比增长7.78%;销售149.52万辆,环比增长8.40%,同比增长8.26%。
8月厂家产销率98%,8月渠道批零率103%;1-8月生产累计增幅10%,1-8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9%。与乘联会上月的分析结论一致,8月车市如期出现明显的回暖。另外再增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畅销的节能车产量的提升,使销量有所增大。由于今年经销商库存大,8月初放高温假的企业很多,但放假后企业却开足马力生产,使8月份的乘用车产量不降反升,厂家继续向经销商压库存,从而使8月的终端销量加出口量仍小于批发量,经销商和厂家的库存均有所增加。这种状态可能会一直延续到年底,这与我国经济体制有关,厂家受地方政府“稳增长”的压力不可忽视。乘联会分析市场是用终端销量,因为终端销量数据更能准确的反映市场情况,而且终端销量目前进行“技术处理”的少,库存对他没有影响,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来分析市场的数据。
五、小结与展望
9月钢材期现价格止跌回升,现货市场上初期成交虽有提振,出货量尚可,但目前看来,下游需求采购的积极性愈发不高,市场的观望气氛较重。另外,前期大多数成交贡献来源于中间商,终端实质性需求释放与钢材现货出货相对明显滞后,可见当前需求释放仍处于低迷状态。
PMI数据利空
9月20日,汇丰银行公布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8,较8月份47.6的终值小幅回升。9月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47.0,创下10个月以来最低。
分项来看,9月制造业新订单萎缩减速,新出口订单萎缩减速,就业萎缩减速,积压工作萎缩减速,出厂价格和投入价格下降减速,采购库存萎缩加速,成品库存扩张减速,采购数量萎缩加速,供应商供货时间加速缩短。市场人士指出,当前整个宏观经济依然处于谷底,PMI数据显示出工业生产的疲弱,显然利空钢价。
基本面难好转
从钢市自身来看,基本面仍没有好转。近期钢价的大幅上涨是现货市场挺价所带动,并非下游需求实质性好转促成,钢市的“金九银十”还没有真正启动。
钢铁下游产业依然处于寒冬,下游产业用钢需求有限。楼市虽然进入了传统旺季,但是数据显示,全国楼市成交未现火热场面。且决策层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楼市寒冷依旧,建筑钢市需求也随之疲弱。
而国家发改委新近审批的城轨、铁路、公路等一批重大基建项目,虽然投资总额达到万亿元,但部分项目仅是审批规划,尚无开工时间。另外,市场普遍质疑项目资金来源,当前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且商业银行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列在了“三大风险”、“不能贷”之首,这些投资项目能否从银行直接融到资打上了问号。而且基建项目工期长,平摊到年所需钢材占总量比重较低,对钢价实质性拉动仍需观察。
三大钢厂价格政策符合预期,产量压力犹存
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和鞍钢股份于2012年9月11日、9月10日和9月18日分别出台10月份价格政策。宝钢、武钢本月价格政策为平盘,除部分冷轧品种有所调整外所有钢材价格维持不变,其中宝钢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调政策,武钢同样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调政策。但是鞍钢仍然谨慎地小幅下调了部分品种价格,下调幅度较上月有所收窄。
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连续下跌后,钢材价格受美国推出QE3以及“金九银十”预期,近期有反弹迹象。但是通过我们观测的需求数据来看,真实需求停滞情况并未明显改变,而价格反弹带来的毛利改善使得粗钢产量于9月上旬出现反弹,供给面压力未减。从三大钢厂的调价行为来看,没有随着钢材快速反弹而顺势提价,也反映了大型企业对后市的谨慎态度。同时,鞍钢的行为与宝钢、武钢存在差异的背后原因在于鞍钢产品多数通过贸易商进行代理销售,而宝钢、武钢的直销占比逐步提高。因此,鞍钢小幅下调价格侧面反映了贸易商目前的拿货意愿仍然不强,旺季补库存能否真正带来一轮钢材价格强劲上涨还有待观察。
QE3的推出明显提振了大宗商品价格,钢材价格与矿石价格也大幅反弹,但是需求进入旺季仍然未见起色。同时流通环节贸易商因需求不振、资金紧张,去库存仍在继续。
综合以上分析,后期如果需求依旧难以释放,下游钢铁终端的萧条和严重的产能过剩最终势必将制约钢价的上涨。所以说,此轮钢价上涨时间有限,只是长期被压抑的盼涨心态的集中爆发,局部地区或许存在一定的资源规格短缺的实际情况,但这并不是主流,钢价大涨之后势必回调,RB1301合约关注3700附近压力,承压可空单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