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淡季愈加临近 钢价能否异军突起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价,钢市,钢铁行业  发布时间:2012-10-29

  转眼入秋,提及秋季,不禁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然而,欣喜之余又落的一丝伤感。同样的季节,深处钢市的你我他更多的亦或是惆怅和不安,行业形势不断恶化,而“银十”已入尾,销售淡季愈发临近,钢价又将如何演绎?钢铁行业状况能否扭转?笔者将在以下进行剖析。

  一、宏观经济方面

  1.经济形势内忧外患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回落,GDP增长速度连续下行如图1所示,已经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掉到今年第三季度的7.4%。国际方面,美国失业率缓慢下降,但仍然缺乏持续、强劲的增长动力;欧元区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其未来政策走向也不明朗;日本在灾后重建等因素推动下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起色。由此可见,世界工业生产反弹受挫,贸易继续走弱,消费趋向低迷。发达经济体的低增长不可避免地造成外需的大幅收缩,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在放大。而钢铁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稳增长力度逐渐加码

  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家调控政策重点逐步转向防止经济偏快下滑,传递出新的政策信号---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实现国内经济稳增长目标,央行于6月8日、7月6日一个月内连续2次下调利率,且采取非对称和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增大政策;发改委亦加快项目审批,包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道路工程项目、环保投资项目以及机场项目和水电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此外,主要发达国家利率均进入"零利率"时代,并继续通过非传统工具放松货币政策,如美联储推出了QE3。同时新兴经济体为应对全球经济下滑风险也趋向以宽松政策刺激经济。一系列利好提振下,国内经济总体情况得以改善。据最新公布的9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PMI企稳回升、进出口数据大幅改善以及M1、M2增速好于预期,这些均显示出当前经济显现逐步企稳迹象。另外,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1.9%,数据基本符合之前各方的预期,物价回落态势也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的调整空间,未来如果通胀跟预期一样稳定,不排除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之间会有降息可能。

  二、成本方面

  1.原材料下降的幅度远低于钢材下降幅度

  虽然国内钢市在外忧内患双面夹击下走势较为反复,但原材料价格依旧在偏高位徘徊(以唐山市场钢坯为例,如图2所示),致使钢厂成本较高,而且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走势来看,坯料下跌幅度始终低于钢价下降幅度,致使多数钢厂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以现货三级螺为例,如图3所示。

  2.原料采购延续低位 后市上涨动能不足

  一方面原材料市场资源紧俏,矿选厂及坯料厂等看好后市报价较高,而钢厂由于自身利润微薄便不买账;另一方面钢价波动频繁,钢厂对原料采购趋于谨慎。10月份以来,随着钢价的反弹,钢厂对后市的预期逐渐改善,部分钢厂补库需求释放,原料价格也水涨船高。然而阶段性补库完成后,钢厂继续保持“低库存”的模式运行,市场成交开始重新回归清淡,原料价格也将开始小幅回调。虽原料资源紧张状况制约回调空间,但后期钢材需求逐渐进入淡季,钢厂的产量或将会有所减少,也就减弱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原材料继续大幅上涨的动能不足。

  三、供给方面

  1.粗钢产量“居高不下” 供给压力不减

  虽然钢企自身利益微薄甚至亏损,但为了维系正常运营及抢占市场占有率,宁亏损不停产现象普遍。而伴随着9月以来的钢价反弹,盈利水平得以改善,钢厂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据统计,10月上旬148座高炉有效容积开工率回升至92%左右,致使10月上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8.4万吨,旬环比增长4.9%;全国预估日产量为191.6万吨,旬环比增长4%。目前国内大小钢厂盈利均在好转,预计整个10月粗钢日产量回升至195万吨左右。那么高产量带来的竞争也使得钢材价格难以大幅提高,钢铁行业高成本、低效益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2.钢贸商备货谨慎 低库存仍是利好支撑

  虽“双节”后钢材库存结束了此前的十连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如图4所示),总库存仍减少168.1万吨,建筑钢材同比也下降63.9万吨,总量仍然偏低。而且由于行情长期倒挂,钢贸商心态悲观,加之少数“老板”跑路,资金链断裂,减少订货操作较为普遍。尽管十月初钢价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时间和空间均较有限,伴随着冲高回落预期的增强,商家备货态度依然谨慎,且随着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国内钢材市场库存有望重回下降通道。截止目前,扣除国庆长期因素,全国钢材库存已连续十二周下降,总库存较去年同期已下降14%,低库存已成为支撑当前钢价的重要因素。

  四、需求方面

  受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下滑影响,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呈下降趋势,进而影响钢材出口难度加大,而国内主要用钢行业增速继续回落。

  1.房地产行业

  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正在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投资性需求逐渐淡出市场。而房地产行业真正的风险在于不断累积的房屋高库存。据测算,到2012年、2013年底,商品房房屋库存大约为45亿-46亿平方米,由此导致每年支出的资金占用成本大约为3000亿-3500亿元,可见降价促销成为开发商回笼资金的不二选择,加之近期刚需再发力,各地成交量猛涨,国内房企成功消化不少库存,压力骤减,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土储便成为了房企当下的当务之急。地方土地市场快马加鞭的放量速度,更加刺激了房企的拿地热情;四处撒网、大小通吃成为房企在全国土地市场近期的主旋律,9月以来房企拿地开销破300亿。然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次强调,房产调控坚定不移,故房价重新向上的势头也将变得迟缓而艰难。如此来看,房地产投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低增速,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年化钢材消耗量占总量的三成以上,那么未来用钢需求亦将无法大量释放。

  2. 基础建设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越来越热衷于靠铁路等基建项目拉抬经济。近期,多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投资计划,而在这些地方政府新上项目中,铁路成为重中之重。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近日在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也表示,要确保完成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铁路建设目标。而2012年全年应完成5000亿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根据铁道部最新公布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已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度3441.56亿元,这意味着四季度仍有约1558.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未完成,占全年5000亿投资总额的31%。而资金保障是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去年受困资金危机几乎停滞的铁路建设在获得财政支援后大部分已经复工,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政策上尽量配合施工单位,争取完成年内任务,预计各地铁路投资建设计划第四季度可能集中上马安排投资。届时重轨、轻轨等铁道用钢的需求和产量将有明显的回升。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的数据,铁路投资每增加一亿元,将平均消耗钢材0.333万吨,那么目前投资规模,四季度铁路投资有望带动钢材消费980万吨左右。

  3.制造业

  受基建增强拉动, 工程机械略有抬升,然而9月初在中国工程机械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巴西再次提高了工程机械进口关税,势必将使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遭受重创,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机械的产销情况。而且今年以来,汽车行业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需求已明显下滑,且目前日系车库存积压加重,经销商困境加剧,部分日系车仍将被迫暂时停产;再加上油价依然高企,短期商用车销量较难明显回升;另外,全国家用电器产量较上年相比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国内造船业更是濒临破产边缘,船企新接订单大幅萎缩至一半以上,若后期订单量不能持续大幅回升,仍将有更多中小船企停产甚至被淘汰。

  自终端产业来看,除了基建增速持续偏强外,其他用钢产业依旧不乐观,钢材需求增长乏力。

  四、结论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且随着各地投资加快,前期政府审批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四季度经济并将继续出现积极变化,但钢铁行业根本状况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需求释放持续维持低位、钢企新增产能释放较快、以及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供求矛盾格局难改、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故四季度钢价难见大幅度回升,还将低位波动运行,而钢企盈利状况有望逐步得到改善,或呈现微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