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如果谈判破裂 钢铁业要化“危”为“机”
关键词:如果谈判破裂 钢铁业要化“危”为“机”  发布时间:2009-06-15

2009年铁矿石谈判距离传统的6月底谈判期限仅剩不到20天的时间了。按照惯例,铁矿石谈判将于630结束。目前铁矿石谈判正处于最后攻坚阶段,作为铁矿石最大的买家,三大巨头都在等待中国摊牌。

61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中方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如果出现铁矿石供应问题,中国钢厂宁可减产。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国清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对于中国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今年谈判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角色和地位,当前中钢协的强硬态度对提振我国拿下降幅底线的信心和决心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如果谈判破裂会不会导致铁矿石供应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中国钢厂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单尚华这样回答,今年14月,全球粗钢大幅减产超过30%,铁矿石过剩达到2亿吨,属于严重的供大于求,中国钢厂不必要担心有钱买不着矿。国内港口库存量达到7000万吨,国产矿也会增加供应。如果谈判破裂真的有影响的话,中国钢厂宁可选择减产。

中国亟待提高的炼钢技术水平进一步夸大了铁矿石需求量,加剧了国内铁矿石供需矛盾。2008年我国铁矿石进口4.4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50%左右。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房荣荣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倘若国内炼钢技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2001~2008年我国可减少铁矿石进口8.5亿吨,占同期铁矿石进口量的1/5多,接近2008年铁矿石进口总量的两倍。

山西一家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直言:对于国内的钢铁企业来讲,谈判破裂对我们当然有损失,但不是世界末日。没有澳大利亚的,还有巴西、印度、南非。另外,我们还有国内的矿产资源可以利用。

房荣荣这样认为,如果中方与三大巨头的谈判决裂,对中方来说将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有很多机遇值得挖掘。如转向现货市场,加大对印矿及其他地区矿石的采购力度;加大发展国内铁矿开采业;推进海外矿山收购;国内钢产限产减产等措施都将有助于解决国内铁矿石需求。

然而,我国的铁矿石品位低、矿石类型复杂,难选矿和多组分共()生矿所占比重大,开采和选矿难度大,使得国内的铁矿开发的成本高、收益低,制约了国产铁矿石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