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本周全国钢材市场运行趋势预测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材市场,钢价  发布时间:2013-07-29

  一、 国内钢材市场走势回顾:

  上周国内钢价稳中继续上涨 成交转弱

  7月份国内钢材价格在传统淡季中的“火热”行情进一步冷却了下来。整体上来看,上一周(7.19~7.26)国内重点城市钢材价格走已经连续第四周上涨,但止涨回稳的明显增多。从商家的实时反馈情况可知,中间商交易和下游成交量继续减弱,观望情绪较重,此前预期中的钢价大涨之后的“变现”过程并不顺利。但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已经连续近5个月下降,上游供应压力正在消退,政策面利好不断,当前唯有终端需求的好坏在决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价格走势。

  钢材价格走势情况来看,上一周国内综合钢材价格继续震荡上涨,涨幅回落相对明显,起始于6月下旬的钢材价格反弹行情已经持续四周。据监测显示,截止7月26日,全国重点城市25mm HRB400螺纹钢均价3542元,比上周同期涨45元;6.5mm高线均价3508元,涨25元;5.5mm热轧卷板均价3626元涨19元;1.0mm冷轧板均价4504元,跌3元;20mm中厚板均价3625元,涨30元。线螺等建筑钢材价格走势相对强于冷热轧等板材价格走势,长板材走势有两极分化迹象。

  针对钢铁行业内部、外部变化,我们来看一看影响上周国内钢材市场运行的主要原因又有哪些新的变化。

  1)市场新到资源有限 现货供应压力继续缓和。此前市场预期,在钢厂纷纷上调出厂价之后,发往现货市场的钢材资源会较为集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上海、杭州、广州等主导市场反馈的消息来看,上一周钢材市场资源依然较少,特别是盘螺、螺纹钢等建筑用钢材品种各规格均有断档缺货的现象。分析认为,今年夏季钢材价格罕见的持续上涨,钢厂为了弥补此前的亏损,挺价意愿强烈,希望通过控制发货量,造成市场库存紧张,达到挺价上涨的目的,显然已经凑效,上一周虽然成交不怎么样,但钢价延续上涨。国家在钢铁等高污染行业的环保动作益发的密集、近期又发布新的钢铁落后产能淘汰目标;可以肯定的是,钢厂在生产在未来将遇到较大的政策阻力,预计7月中旬的粗钢产量不太可能回升,产量下降还将继续,总体看钢材供应压力不强。

  2)连续高温限制 下游需求被逼减量。近期以来,全国大范围地区出现高温天气,上海等部分城市气温连续在35°~40°之间徘徊;高温之下的户外工程项目出特殊行业外,均被要求禁止施工;上海等部分城市的线螺等建筑钢材市场几乎处于“休市”状态。而在板材方面,汇丰银行发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7.7,创下11个月新低,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回落,说明冷热轧钢板等板材需求严重不足。终端用钢需求基本面转弱,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3)原材料市场窄幅震荡盘整,成本支撑进一步趋弱。在经过前段时间的连续上涨之后,国内原材料市场整体趋稳,加上现货钢价涨势受阻,期钢市场维持窄幅震荡;短期内原材料价格难有好的表现。监测显示,截止到上周五(7月26日),铁矿石市场:普氏62%澳矿报价131.2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涨0.25美元;63.5%印粉外盘报133.25美元/吨,涨0.25美元;唐山地区66%干基含税1030元,持稳。钢坯市场:唐山地区150普碳方坯价格3110元/吨, 20MnSi低合金坯报价3230元/吨,较上周同期跌30元。焦炭市场:邯郸二级冶金焦1180元,唐山二级冶金焦1260元;山西二级冶金焦1040;山东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1190-1230元,均与上周持平。

  4)制造业继续疲软 宏观面利好频出。不出市场所料,7月份的制造工业弱势难改;汇丰中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报47.7,较上月继续下降,创11个月以来新低。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就业指数均在下降,反应家电、机械制造等钢材市场重点下游行业生产活动继续收缩,进一步影响板材市场需求的释放,但7月份汽车行业销售情况明显好于去年,与整个经济走势相背离。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家陆续出台包括免征微小企业税费、加快铁路建设等一系列“保下限”措施,稳增长措施拉开前行的号角,但市场反应较为平淡;另外工信部于7月25日(上周四)公布首批钢铁等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涉及到炼铁、炼钢的钢铁企业为33家,合计拟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约为974.9万吨,要求在今年9月底前关停,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明确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二、本周国内钢材价格走势预测:

  进入本周后,钢材市场的“红色7月”仅剩下几天,即将跨入8月份;可以看做是一个交替的时间节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钢材市场的运行方向。

  1、钢材供应压力暂未增强。虽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钢企盈利的达到6成,且进入7月份后,因为钢价持续四周上涨,钢厂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加。在盈利扩大的情况下,钢厂增加生产的冲动十分的强烈,尽管环保因素暂时压制住钢厂的产量;但现货市场已经连续数周出现资源紧缺的现象;若环保力度不进一步加强,笔者担心钢厂复产的可能性存在,但短期内现货钢市供应压力不强还将持续。

  2、钢材库存十九连降 高温致需求面转弱。据库存统计显示,截止到7月26日,全国重点城市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钢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539.5万吨,较上一周下降33.41万吨,钢材库存连续第十九周下降,但降速再次回落。这段时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高温所笼罩,上海等部分城市因此禁止特殊行业以外的户外项目施工,极大的影响到建筑钢材需求的释放。而从天气预报来看,未来一周我国还将继续在高温的炙烤之下渡过,所以虽然有稳增长项目相继投入建设,但短期内下游用钢需求难以回升,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3、钢厂采购谨慎 原材料市场进入盘整期。经过前几周的补库存,目前大部分钢厂原材料库存相对充足;加上当前进口矿价格处于相对高位,钢厂采购更加谨慎。又因为环保因素影响,钢厂开工下降,对原材料需求量有所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钢铁炉料市场进入一轮盘整期。要是国家更加深入环保治理、加上淘汰落后产能,原材料市场可能进一步受压。因此,加上月底钢厂采购可能相应减弱,我们认为本周进口矿等主要钢铁炉料盘整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4、月底资金压力大增 商家或主动降价套现。“金十条”要求限制向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原本资金紧张的钢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信贷限制,且央行在日常操作中已经连续五周的空窗期,目前金融市场资金面更加紧张。加上7月份仅剩下3个交易日,钢贸上又将面临集中向钢厂打款的压力,市场流动资金不足,部分商家可能继续使用降价出货来回笼资金,或将拉动整个市场价格稳中下行。

  综合观点:钢厂产量下降后,向市场投放的现货资源有限,导致商家手中资源规格不齐,库存有限;但同时下游需求基本面较为疲软,高温的延续侵袭,终端客户采购也变得不怎么积极,观望情绪较重。因此,虽有稳增长措施利好,但市场供需两弱,商家有短期套现需求,因此我们认为,本周国内钢材市场整体或将呈现先弱后强走势。(中国钢铁现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