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钢企资金紧张局面或长期化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企,钢企  发布时间:2013-07-08

  6月18~20日,隔夜拆借利率连续3日上涨超过100点,20日当天更是飙涨578.40个基点,升至13.4440%的历史新高点。

  但是,自从6月21日银行监管层出面干预后隔夜拆借利率出现回落,连续下跌。

  截止到7月2日,隔夜拆借利率降至3.786%,回归至5月底水平。

  与之相呼应的是,近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出现了小幅下降。

  因此,部分机构或专家表示,“钱荒”已谢幕。但钢市的“钱荒”过去了吗?

  市场上的钱在哪里?

  我们来看一下以下数据:央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社会融资总量为9.11万亿元,同比多增3.12万亿元,其中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4.5万亿元,同比增长32.0%。

  很明显,近半数的资金都集中在“暴利”的房地产行业里,流向其他行业的资金自然就少。

  钢市融资举步维艰

  钢厂方面:赢利能力低下,二级市场股价跌破净资产成为其融资的“绊脚石”。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87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19%,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亏损面为43.02%,同比上升8.14个百分点。

  据悉,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主要包括配股、增发、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公司债等,其中配股、非公开发行、公司债没有赢利的要求,而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债券等均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在行业普遍亏损背景下,够不上“门槛”的不在少数。

  钢贸商方面:自2012年4月26日,银监会发文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方向和政策、防止部分钢贸企业虚构贸易背景的套(骗)取银行贷款行为发生后,钢贸商的日子就越来越难,先是银行不断逼债,继而是对抵押资产、资金用途等各方面的严查。

  尤其是在“钱荒”爆发后,部分银行,如民生、广大、华夏等明确表示将延续自去年8月以来行业间收缩钢贸贷款业务的政策,这对于原本就受到严格融资限制的钢贸商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7月资金面难好转

  首先,7月初市场仍将面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补缴。

  其次,二季度企业税款上缴,将导致财政存款的大幅上升,从历史数据来看,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左右。

  再次,按照惯例,7月份大型商业银行的海外分行也将从银行系统抽离一部分资金。

  基于以上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钢市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并没有缓解,且随着国家经济调结构以及钢贸领域去金融化的进行,钢企、贸易商仍需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