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远水”是敌是友?钢贸商保or抛?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贸商,钢价,钢市  发布时间:2012-07-10

  我们看到,6月以来,国内钢材“大军”全面进入消费淡季,多数品种及地区价格均以普遍下滑为主,跌幅在20-50元/吨。究其原因,无非是今年以来有些“老生常谈”的因为终端低迷,所以成交受阻,所以走货意愿强,综合心态悲观避险诸如此类,当然,这确实也是钢市最关键、最棘手的现状要害,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媒体的大肆渲染、或夸大或造势之下,钢贸商似乎对此已经变得异常“免疫”,称之为早就已是心中有数的事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样的行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减肥是“要么瘦,要么死”,而钢市:要么退,要么等,要么变,做生意罢了。

  钢价“内外”浮动因子多,“化学反应”较强

  钢价数据:监测显示,6月国内建材部分规格就已经破位跌至近两年来最低点。对于7月,截至本周一(7月9日),全国26个大中城市统计数据来看,8mm高线平均价4032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跌6.15元/吨;HRB400 20mm螺纹平均价4121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跌8.46元/吨。

  库存数据:监测显示,6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库存小幅减少。其中线材库存177.6万吨,螺纹库存671.25万吨,线材环比减少3.09%或5.66万吨,螺纹环比减少1.65%或11.24万吨;线材同比增加38.85%或49.67万吨,螺纹同比增加22.19%或121.87万吨。整体来看,虽然库存仍然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速度较之前明显放缓。且6月最后一周,社会库存反而出现上升的局面。进入7月,此数据上升增幅更为明显。

  目前受整体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而房地产调控措施继续实施,钢价抑制力不断增加。

  是敌是友?宏观数据“远水”难解近渴

  众所周知,每到月初,国内PMI、美国非农数据、国内CPI等一系列数据将会纷纷踏来,虽然这些数据不能直接表明国内钢铁业的直观发展,但是从资本市场反映到钢铁行业来说,市场担忧不断。

  7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发布的6月份中国PMI为50.2%,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其中6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9.2%,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在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均在3个百分点左右,显示当前经济发展仍有下行压力。

  7月2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6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6月份百城住宅均价在9个月后首次环比止跌,全国市场出现复苏迹象。虽然国家对房地产调控适中没有放松,但是宏观调控下形成的隐形底部价格将存在一定回升的风险,为此,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强调绝不能让房价反弹,这势必给处于“慢回暖”种的房地产市场再次打了一针强心剂。

  7月6日,央行再次降息,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受央行降息影响,6日沪深A股早盘小幅高开后震荡下行,沪指午后拉涨收至2223点。不过,就当前资金链普遍趋紧的情况下,降息将降低开发商融资成本和购房者的资金成本,但对钢贸企业来说,前期银行收紧了钢贸企业的贷款,市场资金颇为紧张,降息短期难以缓解钢材行业资金紧张现状。

  另外,受外围市场大跌影响,以及萎靡不振的宏观数据,市场恐慌情绪激增。7月9日沪指开盘低开低走,跌破2200点整数关口。午后两市股指加速下行,沪指一度跌至2168.61点,创出2012年1月10日以来新低。

  钢贸商操作:市场逼迫,以价换量、低价成交

  自钢市进入萎缩通道以来,市场上心态动荡,操作异化,矛盾突出,商家退出的退出,求变的求变。但从短期上来看,钢贸商操作主要集中在“保稳等市”、“降价促销”、“避险装向”等方式上。

  进入7月,我们知道,钢价稳少跌多,利空不断撞击,商家心态、钢市“近渴”已不是一轮“远水”宏观政策就能迅速化解的了,本周我们看到,全国钢材市场上商家出货意愿愈加强烈,多数选择降价抛售,库存上升、钢厂产量持高不下、供需矛盾升级等逼迫操作必须避险,整体以价换量、低价成交凸显。【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