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明显 钢市将呈现转机
关键词: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明显 钢市将呈现转机  发布时间:2009-05-08

近日,业界及舆论视线更多集中在对2009年度铁矿石国际公开价格谈判进程的关注上,这很自然……毕竟,全球铁矿石产量近半数皆在中国消费,铁矿石价格对中国钢铁生产成本至关重要。

 

 仅截至目前情况看,对于这种一年一度旷日持久的铁矿石国际公开价格谈判之纷争和矛盾讨价和还价等模式,尚无更多本质意义上的、体系上的彻底颠覆(也许不久或未来会颠覆)。因此,对于一种贸易谈判范畴内所呈现的各方立场诉求及舆论评说,皆属正常--任何一种贸易谈判的终结,都是在矛盾中产生。

 

  反而,真正影响铁矿石价格的重要因素或在于我国宏观经济需求及钢铁产业运行结构,如:我国社会总消费状况;钢铁产能总量;钢厂数量;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钢厂之间的规模成本及市场竞争模式等--对此,当前已经充分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并已明确体现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之中。但就目前业界及舆论所关注的热点来看,似乎对此尚未引起十分足够的注意,在此有必要提示:铁矿石谈判的最终价格协议,仅是影响我国钢铁生产及钢材市场的一个方面;而在未来的二、三季度所涉及我国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宏观政策落实取向细节,我们丝毫不容忽视,这些内因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将更加影响并作用于原料价格钢材价格

 

   在我国历次钢市大幅波动及这次罕见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已经更加明显感觉到靠行业自律性限产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有效地调控我国现阶段下的钢铁资源总量,如果我们用一句或不太合适、但却在十多年前就曾说过的话来反喻,即:听话吃亏,大意是:认真遵守行业协会自律限产的会员企业限产了(多为大中型企业),但非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却适时填补了限产之后的某些市场品种空间(多为地方小型企业)--此景,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限产保价的良好市场规律初衷完全失效。

 

   其实,上述问题是长期存在于钢铁业的一个老问题,只是因为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重创钢铁业而更凸显了这一新背景下的旧矛盾罢了。现实,逼迫我们不得不再次寻求解决办法……

 

   细观二季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部署,其重点已经显示:突出强化既定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的具体落实;尽快下达重点产业振兴专项资金;抓紧对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做好应对更为严峻复杂局面的预案等。毫无疑问,深化具体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是必然的。

 

   对此,我们或许尚未予以特别充分注意,这是一个绝对不可不重视、更不能被其它舆论热点所淹没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政策调控信号,将对未来钢市将发生重要影响。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快推进国家业已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下一阶段国家有关钢铁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信号

 

   --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保关键品种,保市场稳定,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利用市场倒逼机制。这已传递出某种政策信号:下一步国家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方面将有新的更为有力举措(通过修订完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提高准入门槛、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差别电价、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等手段);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更加突出市场倒逼机制下的适者生存调控作用;国家将在政策取向上采取上述四保原则及其综合配套措施。

 

   --国家或将出台对钢铁行业实行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在投资过程中,将进一步优化钢铁等产业投资结构,坚决防止盲目重复投资、扩大过剩生产能力和违规圈地占地;在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过程中,要按照有保有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等多种手段,促使落后产能尽快退出市场。

 

   --认真落实扩大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工作,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抓紧制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名录;区别对待,适当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废除、暂停并清理不适应形势变化的限制出口政策和规章制度。这或意味着在当前钢材外需持续萎缩的情况下,减少钢铁出口的政策性成本至关重要。同时,国家将充分利用外贸发展基金和信贷等手段,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确保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下降,这将有利于钢材的间接出口。

 

   --国务院今天(56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今年中央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安排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后预计可直接带动全社会投资4600亿元。

 

   ……上述宏观调控政策信号,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对当前钢铁生产及钢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热点。因为,上述政策信号取向将直接预示着国家将下大力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将着力调控钢铁总量、将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而这些,才是真正从根本上影响对钢铁原料的需求,并直接反馈着影响铁矿石的价格因素,反馈着能否有效调控我国钢铁的社会供给总量平衡,进而反馈着不同类型及规模钢铁企业生产的成本竞争力,直至影响钢材价格的变化。

 

   至于当前铁矿石谈判的价格因素,不过是当前我国经济现状、钢铁供求总量是否平衡的一种钢铁生产工序之前端原料需求状况的折射结果。换句话,影响铁矿石价格或钢材价格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调控我国钢铁产业的总体供求态势、能否有效调控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能否真正有效按照国家既定钢铁产业政策调控市场准入--虽然难,但从近期出台的政策取向看,国家已经或正在强化这方面的调控力度。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充分注意。

 

   如果上述政策信号能尽快兑现为具体效果,那钢市将毫无疑问会随之发生变化,但其具体是高行还是低走,这将取决于上述宏观调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到位情况。仅就当前综合情况看,钢铁需求继续减弱,国内用钢行业需求仍未完全启动。

 

   我们也必须清楚,在政策具体落实过程中,又可能会触及许多新背景下的现实利益格局矛盾--这,或是多年来淘汰落后产能效果并不理想的症结所在,也客观反映出中国钢铁产业在特定社会经济历史阶段下形成、发展、积累的某些现实情况,国家已经并正在继续努力统筹协调解决,既十分紧迫,又不会一蹴而就。

 

   钢市如何动向,尚需密切观察,但一般不会游离于宏观政策调控效果范畴之外。简言:若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效果明显,钢市将同步呈现转机;反之,依然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