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创新监督方式,实现了由监督检查向动态控制转变,由查隐患纠违章向抓培训提素质转变。截至8月15日,克拉玛依钻井公司比去年同期多打进尺5万米。
1998年,克拉玛依钻井公司从基层井队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大班司钻等组成监理公司。推行HSE监理制度14年来,监理们忠于职守,严格查处违章,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违章大为减少,但施工中的现场不符合项始终难以绝迹,影响着现场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安全副总监郭华介绍,此前,驻井安全监理只重发现和处罚,用经济处罚来制止问题发生。今年年初以来,公司在总结10多年监督工作中找到了问题症结,不符合项之所以屡禁不止,根子在治本上。监督检查与培训提素并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由此,培训提素列入了井队安全监理的职责,并成为对安全监理进行考核的硬性指标。井队安全监理不仅仅要纠正违章和不符合项,而且要担当起对发生违章和不符合行为员工的培训提素责任。
安全监理方式的转变,使井队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在克拉玛依钻井公司50590队,驻这个队的HSE监理开展一对一培训47人次,不符合项明显减少。
57岁的安全监理张树田说:“司钻这个岗位有14个检查点。司钻对每个点要走到、看到、听到、摸到、闻到。每天,我都要跟在司钻后面观察。当司钻做不到位时,就要对司钻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出问题所在,教他如何查找、解决问题。”新的监督模式受到员工普遍欢迎,50590队员工杨冬说:“平常有些环节做不好,经过监理培训指导,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推行新的监理模式以来,这个公司违章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每个井队的不符合项明显减少,为钻井提速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克拉玛依钻井公司有1支井队突破2万米, 25支井队破万米,40534队以进尺32354米位列西部钻探首位。公司年总进尺达65.25万米,创历史最高水平。
监理公司经理蒋崇贵说:“这种方式的根本就是突出岗位技能培训,通过HSE监理的指导和培训,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促进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最终实现自我管理。HSE监理不再是一个人‘寂寞’地围着井场转,而是跟在岗位员工后面观察、找问题。现在,公司有200多名安全监理,都成了现场安全培训师。”
监督加培训的监理新模式,促进了井队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让井队尝到了甜头。主管公司安全监理调配的蔡建华说:“现在井队干部给我打电话,都主动要求让责任心强、管得严格、会培训、能指导员工查找问题的监理来。周捞、刘君、李新旺、陈昌能、张树田等一批优秀监理成了井队点着名要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