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的国内钢材市场,一改此前死气沉沉般的“安静”,在诸多的利空及利好消息交织影响下,出现了钢材价格走势反复上下震荡的运行格局的,出现过两拨较为明显的反弹行情。但终究因为实质性需求支撑,钢材价格反弹未能持续,整体来看,6月中国钢材市场底部震荡整理,7月钢价还将继续筑底。
6月份钢市低位震荡 原材料市场
相对5月份而言,本月的钢材市场少了几分“安宁”,多了一些的冲动,或许也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不但是钢材现货市场出现过两拨明显的反弹行情,原材料市场亦在月中经历过一波较长的回升走势,现货钢价和原材料价格均较上个月有所上行,但整体弱势格局却并未改变。受到经济继续低迷及高温气候双重影响,钢材市场下游需求总体逐步减弱已成定局;而6月份粗钢产量也再次呈现高位回升趋势,6月上旬粗钢日均产量的意外回升让市场对钢厂减产力度加大的期望破灭;因此,尽管钢材去库存化到本周结束后将延续至十五周,但供求矛盾相对依然较大,仍是制约市场走强的主要矛盾。
2013年5月28日至6月26日全国钢铁炉料价格情况
品种 | 5月28日 | 6月27日 | 涨跌情况 |
150普碳方坯 | 2980 | 2950 | ↓30 |
进口63.5%印粉 | 123.25美元 | 115美元 | ↓8.25美元 |
66%国产矿 | 1040元 | 1020元 | ↓20元 |
普氏62%指数 | 121.25美元 | 113.75美元 | ↓7.5美元 |
1380元 | 1260元 | ↓120元 | |
以上坯料、国产矿、冶金焦均参考唐山地区 |
在原材料市场方面,价格运行曲线呈现更加明显的震荡轨迹。一方面是由于钢厂在6月份的原材料补库存行为较为明显,刺激铁矿石、钢坯等原料的上涨;而另一方面则因为下游钢材价格弱势难改,导致原材料成本反弹存在较大的压力。
月初不论是铁矿石还是钢坯市场,均以弱势下跌为主,普氏指数一度跌至110美元的相对低位;在进入下半月后,随着钢厂对铁矿石采购增多,特别是进口矿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但在进入6月下旬后,又因股市、大宗市场暴跌而导致反弹夭折,6月份普氏62%澳矿最高反弹至120美元/吨,到月底再次回落至113.75美元/吨。在利空因素影响下,加上钢厂阶段性补库结束,6月下旬进口矿市场再次进入下跌通道;相对而言,国产矿市场较为平稳,涨跌均在10~20元左右的幅度。
而唐山普碳钢坯在上半月相对为平稳,在2900~2950元/吨之间震荡运行;在下半月却也有较大的波动,特别是进入6月下旬后,钢坯大涨近100元/吨,后在期钢、现货钢价走弱、重大利空刺激等影响逐步回落,但综合来看,6月份整月钢坯市场无大的变化;成交情况也随即陷入低迷。
在宏观因素方面,6月份宏观消息面利空与利好因素交织影响,国务院会议确定的十项治污措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政策,使得市场对后期钢厂减产抱有极大的预期;下半月却是利空占据主导,汇丰发布的中国6月制造业PMI初值再次回落、美联储因经济数据走强宣布逐步退出QE3、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暴涨、银行间“钱荒”不断加剧、中央和央行坚决采取冷处理,要求盘活货币存量 防范金融风险,直到6月25日才有针对性释放流动性救市,造成股票市场暴跌,拖累大宗商品市场弱势下行。在诸多消息的交织影响下,包括现货钢市、原料市场、期钢市场均震荡行情增多,方向性较为模糊。
钢厂减产尚不明显 7月钢价继续底部震荡
最强环保政策的效果还有待观察,而被市场给予厚望的钢厂主动加大减产力度却在6月初即出现反复;尽管6月份曾因钢价的反弹而出现一波抄底需求释放,但未能持续,随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七月,且“钱荒”导致银行进一步收紧信贷,加上种种迹象显示6月国内经济走势继续疲软;钢材市场下游需求将进一步走弱;因此我们认为7月份的国内钢材市场继续底部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但下跌空间相对有限。笔者提醒市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钢材供应层面分析。钢厂主动扩大减产规模的愿望未能实现,6月上旬粗钢产量意外回升说明当前钢厂仍无成规模减产的意愿,分析显示当前钢厂尚未出现大规模的亏损,生产热情较大。而时间来到7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史上最严厉“治污十项措施”能否执行到位可初步见分晓,但钢厂依旧在观望之中;进入酷夏用电高峰、钢厂是否会拉闸限电成为减产的最大倚仗,但目前的信息显示电量较为充足、工业用电大减致使今夏限电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虽然6月底消息显示萍特钢等部分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但仅为个别现象。整体来看,钢材供应仍然是高位难下,压力较大。
2、下游需求层面分析。随着国内钢材库存的连续十五周实现去库存,市场供求矛盾继续缓解。据库存统计,截止到6月21日,全国主要城市五大钢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社会库存总量1726.53万吨;预计截至6月末,社会钢材库存有望降至1700万吨以下水平,反应钢材需求依旧较为稳定,但7月高温加剧继续影响建筑钢材需求释放,汇丰中国6月制造业PMI初值低位继续下降反应经济疲软加剧,对碳钢板材需求以相应降低,钢材出口也因贸易摩擦加剧而可能继续下降;加上眼下金融市场“钱荒”可能进一步影响信贷释放,尽管近期国务院要求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但具体如何,尚待观察,整体而言,进入7月份后,若无重大利好政策出台,钢材需求基本面进一步转弱的可能性更大。
3、原材料成本层面分析。尽管在6月份的时候,铁矿石、钢坯等主要原材料市场波动趋于频繁,显示原料市场拉涨的意愿较为强烈;但6月底钢厂刚刚完成一轮补库存操作,7月份对原材料需求除常规采购外,难以出现规模化需求。当前随着钢价的持续走弱,钢厂集体下调7月份出厂价,亏损有可能继续加大,由此对原材料市场的打压亦会持续下去。目前钢价已经低于去年9月份低点,然而进口矿价格较之去年低点上游超过20美元/吨以上的空间,钢坯市场亦有近300元/吨的幅度,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原材料市场上游一定的下跌空间,现货钢价的成本支撑较6月份会相对转弱。
4、宏观面及市场心态分析。6月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制造业PMI在枯荣线以下继续下降;6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三次提及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并暗示救赎实体经济,6月份新增贷款预计回升至9000亿元左右。发改委表示年底前出台城镇化规划案,但不太可能在七月份出台;另外爆发于6月底的“钱荒”预计在7月中旬结束,将继续利空于市场的发展。就此来看,尽管目前钢材市场认为钢价接近底部,继续下跌空间有限,但板材钢企继续大幅下调7月出厂价看跌明显;长材钢企虽近期连续平稳推出价格政策,但鉴于高温多雨的影响,商家对后市的普遍观点还是看跌为主。
综上所述,国内钢材市场供求矛盾虽然有一定的缓和,但随着经济继续走软、钢材季节性需求下降可能进一步蔓延;在钢厂依然没有规模化减产的情况下,7月份钢材供应压力将继续增加;加上金融市场利空还将延续消化,美QE3退出正在继续利空大宗商品市场;而铁矿石等原材料市场反弹夭折,成本支撑有限,因此我们认为7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走势或继续在底部弱势震荡运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