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上海、北京等地建筑钢材、热轧、冷轧等钢材价格急速下跌,跌幅均在200-300元/吨,部分品种跌幅甚至达到400元/吨。以今日热卷市场为例,上海地区4.5*1500*C普卷价格已跌至3730元/吨,而北方地区如天津市场同规格普卷价格甚至跌破3600/吨,市场一片萧索,观望气氛浓厚,成交十分低迷,悲观情绪加剧,几乎全部品种均创2年半以来的历史新低。
自今年4月份以来,国内的钢材市场价格反弹后不断回落,基本处于单边下跌的状态,价格一波一波往下探,可为什么近期钢价会大幅下挫呢?
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温多雨、制造淡季,市场需求萎缩,成交低迷,不足以支撑价格的稳定运行。二是产量、库存过高,供需矛盾凸现,市场压力增大。三是贸易商心态悲观,恐慌性降低销售的现象再度出现。四是全国性金融票据市场的整顿进一步加大钢贸行业的资金压力,钢贸资金链已处于崩溃边缘。
那么,目前钢价是否已经到底,是否会逐步走向好转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钢材市场价格的下跌已经传递至上游矿石、焦炭等原料市场。有数据显示,自7月初以来,唐山地区普碳方坯累计下跌320元/吨,上周末跌幅高达180元/吨,报3280元/吨,同时焦炭、铁矿石等主要冶金原料价格近期纷纷加速下行,单周跌幅均达30元/吨以上。原料价格的大幅补跌,使得市场价格的唯一成本支撑因素大大削弱,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同时,也会压制钢价反弹空间。
其次,钢厂再次大幅降价促销。继宝钢、鞍钢、武钢等板材钢企连续大幅下调7、8月份出厂价格之后,上周建筑钢材类钢企如沙钢、河钢、日照等也大幅下调盘螺、线材和螺纹钢等的出厂价格,部分资源降幅达200元/吨以上。但即使如此,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仍处于倒挂状态,贸易商对其补差幅度仍是失望,订货积极性不高。钢厂出厂价格的连续下调,是钢厂本身在库存高企、销售困难和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压力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但也正是这一举措,严重冲击了本已疲弱不堪的市场信心,商家悲观预期进一步弥散。
再次,规模性停产迟迟难以到来。有调查显示,唐山地区中小钢厂有高达90%以上的高炉开工率,中小钢厂短期内几乎都没有减产、限产计划。钢厂坚持不减产无非是基于成本、原料库存、市场占有率以及资金链等方面的考虑,但是持续的高产量将会使得钢厂库存越来越多,不断增高的库存也必将使得市场价格压力越来越大,在如此高的产量、库存重压之下,钢价反转几无可能。但如果钢价再度大幅走跌,使得钢厂的边际利润为零,那时钢厂将不得不选择停产。
最后,资金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钢贸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运作,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钢贸商对资金需求如饥似渴。由于近年来钢贸行业空单质押、重复质押、套贷、骗贷等信贷问题频发,导致银行对钢贸行业资金不断缩紧,再加上钢材价格近几个月以来不断下挫,钢贸商的资金链已经到了随时断裂的边缘。而近期集中整治民间票据市场,更加使钢贸商的资金流通受阻、交易困难,部分钢贸商不得不选择大幅降价抛货,以求回笼资金。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笔者认为短期内钢价仍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探底过程或将继续,市场回暖尚需时日,抄底仍需谨慎。(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