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PMI跌破枯荣线 钢市黑色9月来临
关键词:国内钢市,PMI,钢市,钢材  发布时间:2012-09-03

  9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九个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创九个月新低,PMI指数前次跌破50的“荣枯线”是在2011年11月。之前多数市场人士的8月官方PMI的预期可能降至50.0,可49.2%的最终结果打破了市场对于数据可能会在荣枯分水岭边缘徘徊的预期。PMI跌幅扩大说明市场上多数制造型企业生产安排仍较为饱和,但是采购意愿极低,对于钢材来说,缺少终端用户的采购则价格难有企稳反弹之时,黑色9月宣告来临。

  8月PMI的5个分类指数4降1升

   从构成PMI分类指数来看,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都呈下降趋势,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却逆势上升,说明原材料价格仍居高不下,通胀压力犹存。

  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为50.9%,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仍在扩张但增速趋缓。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生产量呈现回落的走势。

  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来自客户的订货量继续减少。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5.1%,比上月大幅下降3.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下降速度加快。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企业原材料库存显著回落。

  从业人员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受制造业经济景气状况不佳的影响,企业用工量有所减少。金属制品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企业用工量减少。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6.1%,比上月回升5.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整体水平继续回落,企业生产成本有所降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有不同程度下降。

  PMI指数与钢材价格走向正相关

  8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降为39.9%,较上月回落4.6个百分点,为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点,钢铁行业面临的困难形势比较严峻。8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最低。同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明显收缩,采购量指数已连续3个月低于50%。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从历史走势来看,PMI的上升证明社会上大型制造企业生产活动的扩张,扩张则需要采购更多的原材料进行生产活动,则总体上能推高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如在2008年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明显,PMI指数领先钢价2-3个月即开始下跌,随着制造业活动的大幅萎缩,钢材价格也开始从高处“飞流直下”。而在PMI指数从低位反弹之时,在时间点上也是领先钢价1-2个月率先走高,因此PMI的走向与钢材价格走向呈现正相关性。因此,这个意义上说,在PMI没有止跌回升之前,钢材价格难有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

  PMI跌破新低有望推动刺激政策的出台

  PMI跌破新低,则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更多的下行风险。外需放缓和政策支持不足,恐在三、四季度继续拖延中国经济复苏。从8月中旬开始,央行没有采取降息和下调准备金率的做法释放流动性,而是祭出了天量逆回购,21日开始央行一共开展了2200亿元逆回购,其中,7天期逆回购1500亿,14天期逆回购700亿,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上周逆回购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650亿元,资金释放量接近下调一次准备金率的水平,无疑给浓厚的降准预期浇了一盆冷水。考虑到9月份为季度最后一个月,且存在中秋、国庆长假等因素,结合当月到期资金状况判断,9月市场资金面所面临的压力可能还要比8月份更大,因此央行很可能在中秋之前执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

  不过,即使央行出台更多的货币政策,但真正流入钢材行业的资金仍然可能不多,尤其钢贸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无序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杠杆化操作放大资金使用规模,因此钢材行业已经成为银行业放贷的“高危”行业,没有钢材贸易行业的重新洗牌恐怕很难在银行家面前重树信心,因此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难以钢价下跌的颓势。如果未来数年后全社会的经济活动重新呈现扩张状态,制造业重新走向繁荣,由于钢材行业经营秩序的混乱和信用的缺失,未来将是最后一个复苏者。

    中国钢材网观点:盼来盼去,今年的“金九”恐成“黑九”,9月份“开门”就浇灭了市场仅存的点点信心。笔者认为,8月份市场需求低迷,钢材、原料市场轮番下跌,尤其是8月份焦炭、进口矿价格下跌幅度分别达到15%、21%,远远大于钢材6%的下跌幅度,这意味着钢材价格的成本支撑再次被削弱,同时,也使得钢厂减产动力不足,预计后期供需矛盾还很尖锐。总之,在国内经济下滑态势仍未扭转,钢市大环境难有效改观的背景下,“金九”泡汤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