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期间,金融市场热闹非凡,澳行加息致使美元创出14个月来的新低。与此同时,伴随金价疯飚,大宗商品全线飘红,可钢材期货却在节后的两个交易日成为“万红丛中一点绿”。日前,久违的铁矿石谈判再次浮出水面,有消息称,2009年和2010年的价格谈判将合在一起进行。节日期间,国内钢材库存有增无减,现货价格在下跌通道中脚步不止。期钢还有多少下跌空间?未来行情将如何“择向而行”?
供给增长快于需求增长
产能过剩始终是压制钢价上行的主要因素。随着上游原燃料产品价格的下跌,钢厂的成本压力也在逐渐减轻,所以,即使钢材市场价格出现连续下跌,钢厂依旧有利可图,限产主动性不是很强,供求关系正在进一步失衡。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下游需求一直存在,只是供应增长过快,引起了市场的波动。九月份开始,钢铁需求开始逐步进入下半年旺季,但钢铁市场仍然需要在旺季初期消化淡季积压库存。十一长假期间钢厂基本正常生产,而终端用户需求却有停滞趋势,导致了长假过后各地市场库存量明显上升。
根据相关网站10月10日对全国建筑用钢材库存进行统计,螺纹钢为414.432万吨比节前库存增加了27.353万吨。线材库存为133.037万吨比节前库存增加了11.634万吨。如果加上螺纹钢期货10万吨的仓单库存的话,那么当前全国螺纹钢期现库存为424.432万吨。其天量库存使得钢材价格顶部再次面临压力。
由于国内各钢厂并未减产,使得资源供应量仍处于高位;另外,基于对后市的判断,终端用户在节前采购上略显谨慎。所以,节前期待中的“国庆行情”并未出现。节后库存继续增加处于情理之中。海通期货分析师田岗锋表示,今年的钢材库存量在七月份调头走高,八月份加速上扬。螺纹钢库存整体呈“U”型走势,且在数量上有超过年初水平的可能。因此,期望10月份消费来降低现有库存是不现实的,除非各钢厂都采取一定幅度的限产措施。
钢厂降价致使现货价格雪上加霜
十一之前,国内钢材价格已经连续8周下跌,业内翘首企盼节后市场能有个“开门红”,但钢材市场疲态不减,国庆节后钢价再现下跌之势。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监测的28个城市建筑钢材价格持续震荡下跌。其中,华东、东北市场报价普跌,跌幅在10~50元/吨;其他区域中南、华北、西南、西北市场部分城市报价小幅下跌。10月10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平均价为3789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元/吨;高线平均价为3506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元/吨。虽然跌幅不大,但却暂无止跌意愿。
在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钢厂也开始顺势而为,调低产品出厂价格。具有“钢价风向标”的宝钢11日率先出台了部分产品11月份价格,据了解,调整后的热轧板卷下调400元/吨;冷轧板卷下调400元/吨;中厚板产品普遍下调400-500元/吨。此价格政策较10月下降了9%-13%。
相对于国内其他钢厂,此前宝钢的出厂价政策一直较为保守。在前期大小钢企纷纷下调9月出厂价格时,宝钢逆市上调,幅度高达600-1000元/吨。而之后的10月出厂价格则是稳中微降,降幅只在200-300元/吨左右。而此次大幅降价终于普遍下调,以向市场看齐。虽然下调后的价格仍比其他钢厂高,但也无疑给正在下跌趋势中的钢材价格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宝钢率先降价,印证了业界对于钢材后市的看空情绪。南证期货分析师杨俊林表示,宝钢作为龙头企业,其价格的下调会引发更多钢厂跟随,带动钢价进一步下滑。目前钢材价格已接近于成本,市场在高产量和高库存的压力下,会继续探底行情,但受成本支撑下行空间不大。10月份的钢材价格将是一个震荡筑底的过程。
期钢节后难以摆脱弱势格局
受十一黄金周外围市场走好影响,上周五大宗商品以及股票市场均出现普涨行情。不过,市场的乐观情绪并未给钢材期货带来提振,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价格在多数商品价格大涨的情况下依旧下跌。经历持续两个月近30%的大幅下挫后,昨日,上海钢材期货持仓大幅增加36万余手,幅度高达38%。业内人士称,由于节前大部分投资者选择轻仓过节,近2个交易日投资者回补仓位,致使持仓量创出131万手的新高。虽然昨日期钢低开高走,但在高库存高产量的背景下,现货市场价格也在持续走低,沪钢很难走出大幅上涨的行情,目前说“反弹”还为时尚早。
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期货的商品标的是3级螺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