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经新闻
中联重科“造假”风波几时休?
关键词:机电,中联重科,工程机械行业  发布时间:2013-07-13

  时值酷暑,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们却似乎在寒冬中度日,其中尤以中联重科首当其冲。

  年内三次被质疑财务造假以来,中联重科再因被举报造假站上了风口浪尖。 7月10日媒体报道,有市场人士向香港和内地两地证监会及港交所实名举报中联重科财务造假,称中联重科存在“涉嫌操纵利润以及涉嫌虚假陈述、误导投资者两大违法违规行为”。来自香港证监会的信息显示,香港证监会已经初步审理上述举报,而港交所也已收悉材料并正进一步了解。

  自今年2月中旬创下年内新高10.44元后,中联重科A股股价持续下跌被腰斩,最大跌幅达52%,市值已蒸发了逾340亿元。

  针对此次举报,中联重科没有像之前一样发布澄清公告以及停牌,不过中联重科的董事长助理高辉在微博中表示,连续多次举报是“有组织有计划全方位地诬陷、抹黑中联”,暗示此为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

  是否造假有待查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联重科这些年的业绩的确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财经评论员李萤认为,从中联重科的财务数据上看,公司在坏账准备上面是存在调节嫌疑的。比如,2010年公司的应收账款是69亿,2011年达到116亿,但是两个年度的坏账准备几乎差不多。这也就意味着,在应收账款翻了一倍的情况下,计提比例反而被压低了。到2012年公司是相对谨慎地提高了坏账的准备,但是计提的比例并没有提高,说明公司对于收回货款似乎过于乐观,净利润的含金量不高。

  银河证券投资顾问周健表示,在目前的行业背景下,中联重科造假的动机稍显不足。拿上一次举报来说,在华中地区累计销售订单9个亿退单5个亿,这对于工程承包类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正常事件。中联重科也算是一个蒙面企业,它的业绩在2012年就出现下滑,但最终还算是挺住了,不过到2013年似乎有些挺不住了,对这样一个结果,如果真的存在造假,那这个成本是非常之高的。抛开造假一事,也应该关注到行业背后的恶性竞争。

  事实上,处在低谷的不止中联一家。尽管中联重科和死对头三一重工斗得头破血流,但在业绩上却双双携手沦为难兄难弟。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是比较透明的,如果在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的时候选择造假这条路,对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