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钢价跌回两年前 钢厂被迫减产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价,钢厂,粗钢  发布时间:2012-07-31

  中钢协公布的快报数据显示,7月上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仍高达195.81万吨。居高不下的产量压垮了钢价,今年2月以来,钢价跌跌不休,至今已经跌回到两年前的水平。形势如此严峻,钢厂终于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停产检修。值得一提的是,钢厂减产往往意味着钢价即将见底回升。

  钢价跌回两年前

  据数据显示,7月以来,国内钢价出现持续暴跌,其中螺纹钢单月跌幅超过300元/吨,创下今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截至7月27日,25mm规格的二级螺纹钢全国主要城市均价已暴跌至3772元/吨,比今年出现在4月中旬的最高点4457元/吨下跌了15.4%,目前钢价已经降至两年半以来新低水平。

  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26日,国内10大重点城市25mm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跌到3776元/吨,比上月同期暴跌380元/吨;杭州、西安、成都等地价格跌幅达到了440-450元/吨。而今年4月、6月全国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的跌幅分别只有40元/吨和22元/吨,5月份价格跌幅较大,达到180元/吨,但都没有7月份如此猛烈。

  钢价的大幅回落使得钢厂业绩大面积亏损已成定局。数据显示,截至22日,已共有21家钢铁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仅有3家钢企业绩预增,而共有10家钢企预告首亏或续亏,9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减,占比逾8成。

  另据专业市场机构监测,钢价已连续数周下跌,最近沙钢等代表性钢厂又下调了最新的出厂定价,钢坯价格也在大幅回落;而在板材市场上,综合价格出现了约40周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所有的数据都显示,虽然在季节上,处在酷热的“三伏天”,但实际上,钢铁业的寒冬已经到来。

  “钢铁行业就像进入寒冬一样,不仅销售不顺畅,钢材价格下滑非常严重,加上原料价格过高,已经远远超过了钢厂成本‘红线’所能承受的范围,经营持续恶化带来钢铁行业普遍亏损。”河北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说。更让他担忧的是,由于市场持续疲软,钢铁企业和用户资金都处于偏紧的状态,销售货款回笼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货款回笼中的现金比例偏低,钢铁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状态。

  钢厂无奈停产检修

  显然,国内钢厂的库存仍处高位。新华社28日援引监测数据称,目前钢市库存总量较去年同期仍高出136万吨。而7月上旬,国内重点钢企厂内钢材库存量达1179万吨,同比增加282万吨,部分钢厂的库存“再下去就堆不下了”。

  钢厂的实质性减产似乎已势在必行。据监测,7月下旬,柳钢、首钢、鞍钢等一线大型钢厂开始零星的“实质性停产检修”,唐山部分小钢厂亦全面加大了检修减产力度。另有机构统计显示,华东的日照钢铁、济南钢铁等,华北的首钢、河北武安、河北钢铁、唐钢等,华中的武钢、鄂钢、冷钢、涟钢等,华南柳钢、重钢、昆钢都已经或者即将进行高炉停产检修。

  据中钢协统计,7月中旬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日产量165.1万吨,较7月上旬下降0.38%;全国估算值为199.3万吨,较7月上旬增加1.8%。全国7月上中旬累计粗钢日产量为198.2万吨,较6月同期实际产量下降1.24%。

  “之前都是轧线的停产,恢复起来很方便,粗钢产量的高低也有反复。现在,高炉停炉也出现了,估计到8月中下旬,粗钢产量规模会出现比较实质性的降低。”分析师表示。在分析师看来,粗钢产量降到接近180万吨/日,供过于求的状况才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虽然目前还无法准确估计对产量有多少影响,但由于主动停产的钢厂数量较多,范围较广,对几近崩溃的市场心态有重要提振作用。截至昨日,国内钢材价格已连续3个交易日跌幅收窄,且前期超跌的热轧板卷价格微弱反弹,上海、乐从等少数市场个别品种价格出现10-40元/吨的上涨。

  螺纹钢期货在近四个交易日也实现了整体上扬。昨日螺纹1301合约收于3757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微涨0.37%。在7月23日,螺纹1301曾创下3652元/吨的两年最低收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