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资金状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国内钢市,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资金状况  发布时间:2012-11-13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24家钢铁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它们分别是安阳钢铁、鞍钢股份、八一钢铁、包钢股份、宝钢股份、本钢板材、杭钢股份、河北钢铁、华菱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凌钢股份、柳钢股份、马钢股份、南钢股份、三钢闽光、沙钢股份、韶钢松山、首钢股份、太钢不锈、武钢股份、新钢股份、新兴铸管、重庆钢铁。这24家钢铁上市公司具备炼铁、炼钢、轧钢等完备的工艺流程,且粗钢年产量均在400万吨以上,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骨干企业。

  通过分析这24家长流程钢铁上市公司2012年中报中所包含的各类资金信息,笔者发现,多数钢铁上市公司的资金紧张局面有所加剧。这突出表现为:第一,多数钢铁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同比大幅度减少,销售回款的形势较为严峻,应收账款规模同比扩大;第二,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合计产生的现金净增加额减少,而且多数钢铁上市公司的现金净增加额在2012年上半年已出现负值。

  钢铁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8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4家钢铁上市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5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3亿元,降低幅度达到24.57%。其中,三钢闽光、柳钢股份、新兴铸管、首钢股份、包钢股份等5家公司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说明这5家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入状况不尽如人意。(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上半年,有16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其中,三钢闽光同比下降了1192.16%,新兴铸管同比下降了353.12%,重庆钢铁同比下降了301.20%,南钢股份同比下降了107.98%,包钢股份同比下降了103.05%,新钢股份、酒钢宏兴、山东钢铁、八一钢铁等4家上市公司的下降幅度超过了90%,河北钢铁、本钢板材、安阳钢铁、沙钢股份 、韶钢松山、鞍钢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的下降幅度超过50%。仅有8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于2011年同期水平,其中凌钢股份、华菱钢铁、武钢股份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00%以上,宝钢股份、柳钢股份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

  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增长,通常与其销售收入减少、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相关联,同时与应收账款增加相关联。

  销售商品的现金流入与购买商品的现金流出对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的影响。2012年上半年,有21家钢铁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同比负增长,在销售回款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销售收入的减少直接导致销售商品流入现金的减少。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的企业有19家,其现金共计减少741.89亿元;同比增加的仅有5家,其中山东钢铁因为济钢股份、莱钢股份合并而出现171.87亿元的增长。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的企业有17家。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共计同比减少365.32亿元,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共计减少243.85亿元,二者相差121.47亿元。这意味着与去年同期相比,24家钢铁上市公司在商品销售与采购方面存在着121.47亿元的资金缺口。(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7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绝对增量要高于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量(主要表现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绝对减量要低于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量),另外17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情况则与这7家截然相反。这说明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在承受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市场风险时,也在承受着原燃料成本滞后下跌或者小幅下跌所产生的高成本压力。

  钢铁上市公司销售回款率下降,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增长。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酒钢宏兴、凌钢股份、山东钢铁、新钢股份、太钢不锈等5家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下简称为销售回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正增长,其中山东钢铁因为济钢股份、莱钢股份合并而出现60.72%的增长,但这并不表明山东钢铁销售回款的情况优于其他钢铁上市公司。在销售回款同比下降的19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安阳钢铁、河北钢铁、武钢股份、沙钢股份、鞍钢股份、重庆钢铁、首钢股份、韶钢松山等8家钢铁上市公司销售回款额的降幅超过20%。与营业总收入的同比降幅相比,有13家钢铁上市公司销售回款额的降幅要大于营业收入的降幅。这意味着这13家公司虽然实现了销售收入,但并没有获得与销售收入相对等的现金收入,即销售回款率出现了下降。除山东钢铁外,其他23家钢铁上市公司的销售回款额合计同比下降了537亿元,降幅达到9.07%,远远超过营业总收入4.78%的降幅。(见表3)

  销售回款率的下降,直接导致钢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合计为338.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3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1.02%。仅有包钢股份、华菱钢铁、鞍钢股份、杭钢股份、首钢股份、安阳钢铁、酒钢宏兴、八一钢铁等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下降,其他16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山东钢铁同比增长1272.59%(山东钢铁的应收账款绝对增长额为59.33亿元,这与济钢股份、莱钢股份合并相关),武钢股份同比增长233.15%,韶钢松山同比增长117.13%,南钢股份同比增长101.06%。

  鉴于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3.23亿元,而应收账款同比增加了98.38亿元,如果这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体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则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5亿元。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是影响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表明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在市场需求趋弱、终端用户采购欲望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钢材销售的总量规模,适度提高了“先货后款”销售模式的销售比重。这一方面扩大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另一方面同步减少了钢铁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

  钢铁上市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宝钢股份1家为正值 其他23家均为负值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权益性、债券性投资业务的现金流量情况。分析一个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策略、规模、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仅有宝钢股份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这与宝钢股份2012年4月1日向宝钢集团公司出售不锈钢、特钢事业部等相关资产获得90.9亿元投资收益相关联。宝钢股份通过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表明宝钢股份的产品结构将有所调整。其他23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净额均为负值。其中,12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净额有所增加(表4中“同比绝对增减量”为负值表示投资流出净额的增加),马钢股份、包钢股份、河北钢铁、酒钢宏兴等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投资净额绝对增加额均超过10亿元。

  整体来看,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投资净额的绝对支出减少了231亿元,同比减少59.30%。如果扣除宝钢股份的投资因素,另外23家钢铁上市公司因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额度比2011年同期虽然有所降低,但在投资净额的绝对支出上仅减少了44.42亿元,同比减幅为13.34%。这说明这23家钢铁上市公司在投资支出上依然保持着较大的规模。

  钢铁上市公司投资支出的现金主要集中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上。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上呈正增长(见表5,正值表示现金支付的增加)。其中,包钢股份、酒钢宏兴“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现金支出”的绝对增量都超过了10亿元,说明这两个企业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武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菱钢铁“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现金支出”的绝对减少量均超过了10亿元,即这3家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有所收缩。

  整体来看,24家钢铁上市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支付的现金增长了11.12亿元,同比增长3.57%,表明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并没有完全“减速”,其现金支出中投资活动依然占相当高的比重。

  钢铁上市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家公司均为负值 同比降幅达到206.51%

  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即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64.6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现金净流入154.57亿元相比,二者相差319.21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06.51%。宝钢股份等12家钢铁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为净流出。其中,宝钢股份的净流出量为183.04亿元,华菱钢铁的净流出量为68.47亿元,太钢不锈的净流出量为19.85亿元,重庆钢铁的净流出量为17.04亿元。这表明这4家钢铁上市公司在上半年有大量的到期债务,企业为此承受了较为沉重的还债负担。另外12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为净流入。其中,包钢股份的净流入量为44.38亿元,河北钢铁的净流入量为34.39亿元,酒钢宏兴的净流入量为25.83亿元,新兴铸管的净流入量为23.02亿元。(见表6)

  钢铁上市公司现金净增加额:仅有6家为正值 现金流运转困难已显现

  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相加,可得到一个企业在某一报告期内的现金净增加额。

  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仅有6家公司2012年上半年的现金净增加额为正值(2011年同期有1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现金净增加额为正值),分别是宝钢股份、凌钢股份、杭钢股份、鞍钢股份、武钢股份、韶钢松山,而且这6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为正值。这表明这6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要优于其他钢铁上市公司,也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是一个企业现金净增加额的最根本性保障。

  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现金净增加额合计为净流出68.0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02.76亿元,二者相差170.80亿元,同比降幅达到166.21%。有15家公司的现金净增加额呈负增长,其中负增长超过15亿元的有7家,分别是马钢股份(净流出60.44亿元)、华菱钢铁(净流出55.26亿元)、包钢股份(净流出37.55亿元)、酒钢宏兴(净流出23.15亿元)、本钢板材(净流出21.26亿元)、南钢股份(净流出19.92亿元)、新兴铸管(净流出15.11亿元)。这表明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在现金流的运转上出现了困难,即当期的现金流入规模已无法支撑其现有的现金支付规模。

  综上所述,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资金状况不容乐观。从增加现金净流入的角度看,钢铁上市公司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持续加大钢材销售的力度,提高销售回款率,缩小应收账款规模;二是控制投资规模,适度降低投资的现金支付额度;三是扩展原燃材料的采购渠道,持续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流出量;四是持续改善和增强盈利能力,保证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额的快速增长。

  表1 钢铁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化情况

  表2 钢铁上市公司销售与购买商品之间的现金变化情况

  表3 钢铁上市公司销售回款与营业总收入的对比情况

  表4 钢铁上市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表5 钢铁上市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表6 钢铁上市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