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原料钢坯,成品材热轧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涨,部分贸易商心态越发乐观,国内钢材市场似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这波行情能持续多久?亦或是镜中花、水中月?下文笔者将从宏观、钢厂等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时值国内外领导人换届选举之际,全世界举目关注。国内方面:首先,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为此提出了“倍增目标”,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中国经济只需年均增速达到7%,就能够实现。则国内经济环境将得到改善。其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十月份CPI同比增长1.7%,创33年来新低,这意味着通胀已得到有效遏制,且后期国家还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故政府再次出台利好政策刺激经济或可期;与此同时,PPI也已经触底出现转向,其上涨对经济复苏也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国际方面:美国大选已落下帷幕,奥巴马获得成功连任,QE宽松货币政策将得到延续,国际经济复苏也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
钢厂的产量和库存也释放出积极信号:10月下旬,我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降幅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2012年10月下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51.95万吨,旬环比下降5.36%;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2.57万吨,旬环比下降3.67%。虽有分析说,这主要得益于宝钢、重钢、唐山中厚板等钢厂对高炉进行集中检修。但不可否认,这对于当前的钢市运行来说是一件好事,产量的下降会进一步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另外,10月份以来去库存化效果明显,不仅社会库存连续五周回落,而且钢企的厂内库存也逐渐下降。据了解,去年钢厂的平均库存850万吨左右,今年以来钢厂的库存基本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8月中旬库存达到峰值,为1248.6万吨。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国钢材库存1038.23万吨,较10月20日下降65.31万吨。上述这些都有利于缓解后期钢市的供给压力。
下游方面,随着北方逐步进入冬季,工地开工率降低,虽北材可南运,且部分品种,如冷轧,其下游多为室内作业的制造加工产业,但钢材实际需求仍将会有所下降。而房地产方面,随着80后买房刚性需求的释放,近期成交量稍有好转,但国家对房市的严格调控政策并没有放松,且房地产存量也没有明显下降。故总体而言,下游需求目前没有明显好转,商家也多定量按需采购,其短期大幅回暖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虽粗钢产量的下降及钢材库存的进一步减少,暂时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但是目前钢铁业最大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地方利益与钢厂本身掣肘,地方都是招商引资,上马项目,重化工投资,故产能停也停不下来,淘汰又淘汰不掉。所以钢铁业短期内仍很难走出低谷。但考虑国内外宏观利好因素的提振,短期钢铁行情仍存在可操作性,小幅回暖或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