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转炉大修的费用从过去的3000多万元压缩到去年的2000多万元,再压缩到今年的1000多万元,在费用空间越来越小、手头越来越紧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安全优质、经济高效地完成大修任务?
在不久前结束的攀钢钒炼钢厂4号转炉大修中,该厂提钒炼钢点作业区提钒转炉小组的7名职工不仅比计划工期提前5天完成大修任务,而且还从“干毛巾”里挤出水来,节约费用139万元。提钒转炉小组也因此被评为攀钢钒公司的降成本“季度之星”。“我们硬是从蚊子腿上刮了一层油下来哦。”6月5日,说起节省大修费用,组长韩光华开玩笑地说。
要求更高了,费用却少了,如何才能花小钱办大事?提钒转炉小组的7名职工皱起了眉头。
心动不如行动。小组职工说干就干,一份大修计划很快“出炉”了。根据大修计划提出的更换备件,一个一个在仓库里查找,看有没有现成的。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大“宝贝”——过去大修留下的烟气净化90度弯头,经过局部改造后可用在4号转炉,这一项就节约费用80万元。
挣钱好似针挑土,花钱犹如水冲沙。小组职工唐明华说,抱了“西瓜”,还要捡“芝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节约费用。一个气雾喷枪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由于数量多,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为了节约费用,提钒小组的职工除了积极利库之外,还对拆下来的备品备件认真检测,能够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经过清洗后重新装上。他们对旋转接头进行清洗检测后,决定延长使用周期,同时制定了延长使用期间的定期检查方案,又节省了20万元。
在4号转炉大修过程中,提钒转炉小组的职工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备件进行部分更换的新思路。在这次大修中,提钒转炉小组的职工“自找麻烦”,对减速机的各个组成构件进行分解检测。符合要求的继续使用,只更换轴承,比成套更换少花了19万元。“设备稳定运行才是最大的降成本。”这是提钒转炉小组7名职工的共同理念。在平时的点检维护工作中,他们尽可能做到设备故障早发现、早管控、早整治,为稳定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