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2012年上半年钢铁上市公司运营能力比较
关键词:国内钢市,2012年,上半年,钢铁,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12-10-30

  运营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所拥有的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营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其实质就是企业运用尽可能少的资产,在尽可能短的周转时间内,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创造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本文对沪深两市24家钢铁上市公司(安阳钢铁、鞍钢股份、八一钢铁、包钢股份、宝钢股份、本钢板材、杭钢股份、河北钢铁、华菱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凌钢股份、柳钢股份、马钢股份、南钢股份、三钢闽光、沙钢股份、韶钢松山、首钢股份、太钢不锈、武钢股份、新钢股份、新兴铸管、重庆钢铁)的运营情况进行分类分析。这24家钢铁上市公司具备炼铁、炼钢、轧钢等完备的工艺流程,且粗钢年产量均在400万吨以上,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骨干企业,其运营水平和效果可基本反映中国钢铁工业的概貌。

  本文选取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3项指标对钢铁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之所以未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是因为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三钢闽光、八一钢铁、酒钢宏兴3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要远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已成为特殊性数据,在运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分类时,通常会影响分类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了对钢铁上市公司运营能力进行类群区分,本文研发了依据最大距离进行聚类的系统聚类模型。系统聚类分析法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样品或变量(所分析的项目)归并为若干不同的类群(以分类树形图表示),使得每一类别内的所有个体之间具有较密切的关系,而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比较疏远。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对钢铁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分类,划分成不同的类群,以进一步区别不同企业类群之间的差异,以及同类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基本共性。

  将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3项指标数据代入系统分类模型,经过计算,在保证各类别最大差异性的前提下,2012年上半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可分为5类:第一类群有八一钢铁、山东钢铁2家上市公司,第二类群有杭钢股份、新兴铸管、三钢闽光、柳钢股份、太钢不锈5家上市公司,第三类群有酒钢宏兴、沙钢股份、新钢股份、凌钢股份4家上市公司,第四类群是南钢股份、马钢股份、武钢股份、宝钢股份、河北钢铁、华菱钢铁、韶钢松山、鞍钢股份、首钢股份9家上市公司,第五类群是本钢板材、重庆钢铁、安阳钢铁、包钢股份4家上市公司。(见表1)

  表1 2012年中报钢铁上市公司运营能力聚类表

  第一类群 资产规模偏小或中等 运营指标相对最优 运营水平和状况最优

  ●山东钢铁

  山东钢铁的总资产规模为5802205.16万元,在2012年钢铁上市公司中报的总资产规模排名中列第8位。但山东钢铁的总资产周转率在排名中保持在第5位,主要原因是山东钢铁的营业收入(4024385.80万元)较高,在2012年钢铁上市公司中报的营业收入排名中居第6位,是八一钢铁的2.85倍;流动资产总额为2075823.38万元,是八一钢铁的3.62倍。同样凭借较高的营业收入,山东钢铁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依然表现良好。

  山东钢铁的存货总额为785010.28万元,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2位,是八一钢铁的2.72倍。其中,备品备件为101822.05万元,占存货总额的12.97%;产成品为226353.81万元,占存货总额的28.83%;原材料为352344.06万元,占存货总额的44.88%;自制半成品为87072.81万元,占存货总额的11.09%。山东钢铁的营业成本也较高,为3938081.08万元,同比增长154.91%,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6位,是八一钢铁的2.98倍。营业成本较高是山东钢铁存货周转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山东钢铁在总资产规模、流动资产规模、营业成本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在运营能力3项指标中表现较为突出,证明其在运营能力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八一钢铁

  八一钢铁的营业收入为1414159.89万元,排名居中,但总资产周转率排名第一,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八一钢铁的总资产规模较小,仅为宝钢股份的6.20%;二是虽然有15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高于八一钢铁,但这15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亦大于八一钢铁,而总资产规模小于八一钢铁的杭钢股份(909401.60万元)、三钢闽光(895558.36万元)、凌钢股份(660604.51万元)、沙钢股份(637645.83万元),它们的营业收入又明显低于八一钢铁。

  2012年中报显示,八一钢铁的流动资产总额同比下降2.96%,其中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同比分别下降91.41%、12.88%、12.61%、83.65%、78.01%。八一钢铁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表现良好,主要原因是在流动资产总额下降的同时,它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0.83%,而且与它在所处区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有关。

  八一钢铁的存货周转率(4.54次)虽然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表现突出,但与去年同期的5.28次相比,同比下降了14.14%。存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八一钢铁在2012年中报期间存货同比增长了41.47%,营业成本仅同比增长了2.7%。

  第二类群 资产规模偏小或中等 运营指标相对优异 运营水平和状况较优

  ●新兴铸管

  新兴铸管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低于山东钢铁,原因主要在于它的营业收入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列第10位、资产总额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列第12位、存货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列第14位、营业成本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列第10位,均低于山东钢铁;流动资产略高于山东钢铁,但营业收入与山东钢铁的差距较大。

  新兴铸管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优于山东钢铁,主要由于新兴铸管在2012年中报期间的应收账款总额较小,且多为1年以内到期的短期账款,其总额仅为山东钢铁应收账款总额的23.80%。

  新兴铸管在资产总额、存货、应收账款余额均小于山东钢铁的有利条件下,运营能力4项指标的表现却不及山东钢铁,可见其运营能力与第一类群尚有一定距离。

  ●杭钢股份

  杭钢股份运营能力的3项指标表现突出,主要得益于其资产总额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排名倒数第1位、流动资产总额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排名倒数第6位、存货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排名倒数第2位。但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存货方面,杭钢股份均明显低于同类群的新兴铸管。可见,虽然两者由于运营能力指标数值相近被聚类模型分在同一类群,但与新兴铸管相比,杭钢股份的运营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钢闽光

  三钢闽光的营业收入仅为895558.36万元,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倒数第四,其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总资产规模和流动资产规模较小,分别为956762.20万元和460378.62 万元,分别仅为宝钢股份的4.23%和5.47%。

  ●太钢不锈

  太钢不锈在营业收入、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存货、营业成本方面均高于山东钢铁,尤其是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存货和营业成本,这4项数值均高于山东钢铁,直接导致了太钢不锈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方面略低于山东钢铁。我们认为,太钢不锈虽然在运营能力数值上与沙钢股份等上市公司较为类似,但是在考虑到总资产规模等因素的前提下,太钢不锈所表现出的运营能力与山东钢铁更为接近。

  第三类群 资产规模中等偏小 运营指标相对良好 运营水平和状况良性

  在第三类群的4家上市公司中,除酒钢宏兴外,沙钢股份、凌钢股份、新钢股份3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均中等偏小,分别相当于宝钢股份资产总额的4.24%、4.90%、13.33%,资产规模排名均在15名以外。

  ●酒钢宏兴

  酒钢宏兴在营业收入、资产总计、存货、营业成本数值上均低于太钢不锈,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方面与太钢不锈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酒钢宏兴在营业收入、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营业成本数值上明显高于同类群的其他上市公司。虽然酒钢宏兴在运营能力3项指标数值上与太钢不锈差距不大,但考虑到其总资产规模小于太钢不锈,可判定酒钢宏兴的运营能力弱于太钢不锈。

  ●沙钢股份、凌钢股份、新钢股份

  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方面,沙钢股份、凌钢股份、新钢股份均低于太钢不锈和酒钢宏兴。究其原因,主要是这3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较低。以沙钢股份为例,其总资产规模与三钢闽光基本相当,但营业收入比三钢闽光低257912.53万元。在存货周转率方面,沙钢股份、凌钢股份、新钢股份的存货周转率基本低于同类群的酒钢宏兴,其主要原因是它们在存货、营业成本方面均低于酒钢宏兴。

  在总资产规模相对偏小的前提下,沙钢股份、凌钢股份、新钢股份的运营能力3项指标普遍低于同类群的上市公司,证明其运营能力还有待改进。

  第四类群 资产规模普遍较大 运营指标相对偏低 运营水平和状况良性

  第四类群的钢铁上市公司共有9家。在这9家上市公司中,宝钢股份、河北钢铁、鞍钢股份、武钢股份、马钢股份、华菱钢铁6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居前6位(见表2),故本类群更为集中地反映了大型企业集团的运营情况。

  这一分类结果说明:第一,资产规模与运营水平相关联,资产规模、运营指标相近的上市公司形成了运营特点较为突出的类群;第二,资产规模存在巨大差异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运营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运营规模与特点各有不同。

  ●宝钢股份

  宝钢股份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存货和营业成本方面远远高于其他23家钢铁上市公司,因此,宝钢股份在运营能力3项指标上受到的影响较大。但从运营能力4项指标的数值来看,宝钢股份并未因为自身资产规模庞大而处处“垫底”。相反,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方面,宝钢股份的排名居于第五类群前列。另外,宝钢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虽然低于第五类群大部分企业,却高于第一类群的山东钢铁;存货周转率也高于第四类群的本钢板材。可以说,宝钢股份在“起跑线靠后”的情况下,其运营能力3项指标仍高于本类群其他大多数上市公司。因此,我们认为宝钢股份的运营指标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上市公司,其运营能力是比较强的。

  ●河北钢铁

  河北钢铁在2012年中报期间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宝钢股份的63.33%,其运营能力受总资产规模影响较大。但我们认为,河北钢铁的运营能力自身尚待改进,应暂定为中等。主要原因在于,河北钢铁资产总计和流动资产合计较大,分别为14325006.62万元和4911963.94万元,分别是太钢不锈的2.14倍和2.06倍,但其营业收入只是太钢不锈的1.19倍。由此可见,总资产和流动资产规模较大并未给河北钢铁带来与其资产相匹配的收益。河北钢铁在应收账款低于太钢不锈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仍然与太钢不锈相差0.97%。由此可知,河北钢铁的运营能力各项指标偏低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资产规模过大所致。

  ●鞍钢股份、武钢股份

  鞍钢股份、武钢股份的资产总计分别是太钢不锈的1.60倍和1.53倍,流动资产合计分别是太钢不锈的1.37倍和1.27倍,但营业收入分别为太钢不锈的0.79倍和0.90倍。这直接影响了鞍钢股份、武钢股份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两项指标。同时,鞍钢股份、武钢股份在2012年中报中显示存货较大,其存货额度分列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第8位和第3位。大规模的存货也降低了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可以说,鞍钢股份、武钢股份的运营能力偏弱一方面是受总资产规模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其自身运营状况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马钢股份

  马钢股份的总资产规模排名第5位,营业收入、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存货和营业成本分别排名第5位、第5位、第3位、第5位、第5位。这说明马钢股份的运营状况与其资产规模相适应。在第四类群中,马钢股份的3项指标情况均优于除南钢股份外的其他7家上市公司,表明马钢股份的运营能力具有独到之处,值得资产处于相同规模水平的企业学习。

  ●华菱钢铁

  华菱钢铁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宝钢股份的31.82%,与太钢不锈(相当于宝钢股份的29.50%)较为相似,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华菱钢铁在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和应收账款合计方面与太钢不锈差异不大(分别为太钢不锈的1.08倍、1.01倍和0.93倍),但由于营业收入与太钢不锈存在较大差距(仅为太钢不锈的0.64倍),直接导致华菱钢铁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低于太钢不锈。所以,华菱钢铁的运营能力与太钢不锈尚有差距,暂定为中等,应与太钢不锈对标挖潜,找到不足。

  第五类群 资产规模中等 运营指标偏低 运营水平和状况尚须提高

  第五类群的钢铁上市公司共有4家,其总资产规模均处于中游水平。

  ●本钢板材、安阳钢铁、重庆钢铁

  本钢板材、安阳钢铁、重庆钢铁3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宝钢股份的18.29%、14.16%、12.59%,但它们并未因为总资产规模较小而“占到便宜”,反而在运营能力3项指标的排序中比较靠后,运营状况须要持续改进和提高。

  ●包钢股份

  包钢股份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宝钢股份的24.77%,与山东钢铁较为相似。包钢股份在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方面与山东钢铁的差异不大,分别为山东钢铁的0.97倍、1.39倍,但由于营业收入与山东钢铁存在较大差距(仅为山东钢铁的0.46倍),直接导致包钢股份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方面低于山东钢铁。包钢股份的存货额度为1562189.18万元,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存货排名中居第3位。存货额度较高使得包钢股份的存货周转率指标低于其他上市公司。综上所述,包钢股份虽然总资产规模较大,但其运营能力指标不仅与山东钢铁差距很大,而且与同类群的其他3家上市公司亦有一定的差距,运营水平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综合上述分析,5个类群钢铁上市公司的运营水平和状况可概括如下:

  第一类群的钢铁上市公司的运营指标最优,其中八一钢铁在资产规模相对偏小的上市公司中运营水平和状况最优,山东钢铁在资产规模相对中等的上市公司中运营水平和状况最优。

  第二类群的钢铁上市公司中,杭钢股份、三钢闽光、柳钢股份属于资产规模偏小的上市公司中运营指标较为优异、运营水平和状况较优的企业,新兴铸管、太钢不锈属于资产规模中等的上市公司中运营指标优异、运营水平和状况较为优异的企业。

  第三类群的酒钢宏兴、沙钢股份、新钢股份、凌钢股份,其资产规模中等偏小,运营指标良好,运营水平和状况处于良性状态。

  第四类群的钢铁上市公司中,南钢股份、马钢股份、武钢股份、宝钢股份、河北钢铁、华菱钢铁、韶钢松山、鞍钢股份、首钢股份的资产规模普遍较大,运营指标相对偏低,运营水平和状况处于良性状态;宝钢股份、武钢股份是资产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中运营水平和状况相对优异的企业。

  第五类群的本钢板材、重庆钢铁、安阳钢铁、包钢股份,其资产规模属于中等水平,但运营指标偏低,运营水平和状况有尚须改进的地方。

  表2 2012年中报钢铁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