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10月25日钢铁行业要闻概览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铁,行业,要闻,概览  发布时间:2012-10-25

  国内新闻

  中国官员:日企在华减产撤资德国人最高兴

  “这一件事德国人特别高兴。”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郑新立,说起日本企业在华减产撤资,就感到非常可惜。9月份以来,由于日本政府所谓的购岛闹剧,日系汽车销售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而近期一些日本汽车厂停产,也引发了日系企业撤离在华投资的猜想。

  国务院:稳妥重启核电建设 暂不安排内陆核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标普:中国大型企业面临显著财务风险威胁

  中国国航、中国远洋、中国铁道部等17家企业或发债主体的财务风险“极大”。周三,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根据对中国107家大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公司的财务风险为“较大”,其中50家公司财务风险为“很大”或“极大”。

  我国已有5010家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退出市场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24日说,十多年来,通过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已有5010家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平稳有序退出市场,并妥善安置了职工。

  发改委:稳增长将采取扩内需等四举措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有关负责人2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向好,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未来我国将通过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四项举措继续稳增长。

  中国钢材网观点: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突破口,不过,扩大内需是一个长期活,不是一会半会就能拉起来的,更何况,眼下,国民压力过重,不敢消费的情况下,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显现肯定还得时间。

  成品油下调窗口11月上旬有望开启

  业内机构普遍认为,虽然10月份成品油价格下调希望渺茫,但若后期原油价格延续当前走势,预计11月10日前三地变化率有望降至-4%,届时成品油下调窗口将开启。

  中国钢材网观点:每次油价下调总是让人“望眼欲穿”,前段时间,市场普遍预期油价下调窗口10月到来,而结果怎么样,再次“爽约”。此外,10月份油价下调预期较强的时候,官方也扬言说新调价机制推出时机成熟,而现在,预期远去了,新机制出台的声音也销声匿迹了,也许是笔者乱加猜测,可能这只是巧合的事儿吧

  央企办社会职能机构超8000个 年获数百亿元补贴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昨天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剖析了目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问题。其中明确表示,中央企业还有医院、学校和管理的社区等办社会职能机构8000多个,对这些机构的费用补贴每年多达几百亿元。

  湖南规划建设21个通用机场

  近日,《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发布,文件中称,在2012年至2030年间湖南将新建21个通用机场。据统计,今年国家发改委前后共批复了超过二十多个机场的新建或扩改建工程,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汽车下乡政策待敲定 两部委各出方案待选

  记者获悉,商务部、发改委各拿出一套汽车下乡方案,目前财政部尚在考虑如何确定最终方向。相关人士指出,发改委方案获批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获批,那么汽车下乡的刺激力度将小于此前预期。

  中国钢材网观点:汽车下乡行动开启,意味着刺激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推手。其实,无论是家电下乡也好,汽车下乡也罢,其本质都是希望透过刺激与扩大内需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内钢铁行业来说,汽车下乡的开启,一定程度上肯定能提振钢材市场信心。

  外媒称去年3000亿美元资金流出中国 “裸官”带走巨额

  3000亿美元!—尽管从去年以来,中国就没有发布过有关资本出入情况的报告,不过《华尔街日报》借助日前发布的贸易数据、外汇储备数据和其他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得出,截至2012年9月份12个月内约2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中国,这同时包括合法和非法的资金流出额,这相当于去年中国经济产值的3%左右。

  国内钢市

  重庆钢铁百亿重组草案敲定

  备受关注的重庆钢铁重组草案今日出炉,重庆钢铁拟通过定向增发和现金收购及承接债务的方式,收购重庆钢铁集团(以下简称“重钢集团”)旗下的搬迁资产,涉及交易金额近170亿元,相当于重庆钢铁5倍净资产。

  武钢股份固定资产折旧存疑 折旧率在行业中偏高

  面对行业不景气带来的盈利压力,武钢股份在6月进行过固定资产折旧调整,并由折旧调整所带来利润使其上半年成功扭亏。然而,根据其8月27日发布半年报发现,固定资产原值核销减少速度较快,而此前,武钢股份表示,其折旧率在行业中偏高。

  庭外和解一年后 日钢反诉吉布森山违约

  上周,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吉布森山铁矿公司(Mount GibsonIron Limited,ASX Code:MGX)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澳大利亚仲裁法庭的通知,因合同纠纷,中国日照钢铁公司(下简称“日钢”)已向该法庭提起仲裁申请。

  鞍钢股份前3季亏31.7亿元 因钢材市场低迷

  鞍钢股份10月24日晚间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受钢材价格下滑等因素,公司前三季度亏损31.70亿元,去年同期实现净利2.39亿元;实现营收583.76亿元,同比降16.27%。

  柳钢股份涨停背后机构出逃

  10月24日,或许与钢材市场短暂的好转影响,柳钢股份突然于早盘拉升至涨停直到收盘。而钢材市场无根本性改观,柳钢股份业绩难支撑,数据显示,在柳钢股份涨停背后,有机构夺路而逃。

  浅谈宏观层面对钢铁市场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是通往良性运行的必经之路。而人民币的升值显然会给本就偏弱的钢市以消极的影响。第四季度或将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因此,在“稳增长”的政策下,钢市难有大幅下跌,但基本面及宏观面利空较多,国内钢市在2012年剩下的几个月里仍以长期弱势运行为主。

  下游需求尚好 钢市冬季或许“不会太冷”

  受益于轮番利好消息的刺激,今年钢市走出了一波另类的“金九银十”行情。从下游需求来看,目前各行业的各项指标显示下游需求正缓慢复苏。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下游需求尚好,加之成本对于钢价的支撑,冬季钢价不会有大幅回落。

  钢厂采购愈发谨慎 国产铁矿石市场稳中趋涨

  目前国内市场利好因素偏多,铁粉市场商家看涨心态依旧较为浓厚,预计短期国内铁精粉市场或将弱势维稳,随着钢坯和成材等价格的波动,不排除后期铁粉市场的存在震荡的可能。

  中国钢材网观点:原材料价格上涨肯定有利于支撑钢材价格上涨,但是,在没有需求支撑的情况下,预计原材料支撑的上涨肯定也走不大远。

  过剩的钢铁业:血拼钢价等于自杀

  在面对这种种问题之际,国内的钢厂也好,钢贸商也罢,习惯性的选择相互之间“拼刺刀”,也就是价格对抗,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抗不能得到有效改观的话,中国钢铁业只不过是自取灭亡。

  中国钢材网观点:说句不好听的话,从眼下钢材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这次行业“寒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即便政府救市,也并不意味着大多数商家和厂家能获益,肯定有好大一部分钢贸商及厂家熬不下去,最终彻底消失。虽然很残忍,但是,这就是市场规律,这就是钢市真正好转需要付出的代价。

  钢价小幅上涨 商家为何喜忧难解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钢价小幅上涨,但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商家的成本因素在增加,利润空间仍然难言乐观,钢价上涨,最多只能说让商家心态好转而已,暂时还不能大幅增加钢贸商的利润空间。

  中国钢材网观点:目前,支撑钢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宏观面的利好,而非钢市基本面的明显好转,对于这点,商家心理非常明显,这应该是钢价小幅上涨,商家仍心忧的重要原因。

  PMI初值回升 钢市回暖概率增加

  对钢市来讲,最关键的是下游需求,PMI数据直接反映制造业景气情况,随着制造业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上升,工业生产将有所加快,在需求的带动下,钢市回暖概率大增。

  中国钢材网观点:眼下,钢材市场回暖,对于钢贸商来说,未必是好事,没有需求的上涨,总让人感觉虚虚的,甚至有悲观者认为,眼下涨的越多,或许后期跌的越多。

  中国铁矿石进口最大口岸被检不合格率达48%

  铁矿石被认为是工业的源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可近来,在中国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口岸山东黄岛口岸,当地检验检疫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半数比例铁矿石进口批次不合格。

  钢价复苏引关注 市场谨慎成主流

  供需两弱是目前钢价维持盘整市场谨慎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时间进入10月下旬,“银十”也即将到头,随之而来的是北方冰冻天气,毫无疑问,未来开工率、订单将大幅下降,需求不济、粗钢产能回温会另刚有起色的国内钢价止步于11月中下旬。

  前三季度主要用钢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

  总体来看,国民经济企稳态势明显,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市场均稳定增长,对外贸易保持平衡。下一步,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建筑钢材钢厂调价涨跌互现

  24日全国主要钢厂有8家发布调价信息,调价钢厂数量较前一日有所减少,价格涨跌互现。这8家钢厂全部对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从下调40元/吨到上调50元/吨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