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只剩一个月就即将结束的2012年,型材的社会库存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中,而且与往年相比,现在已经进入了相对较低的时期。本文从型材的社会库存量入手,着重回顾、分析从年初以来库存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以期为贸易商来年的操作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图1 2011-2012年上海型材库存总量走势对比
以上海型材市场为例,我们以每周一次的频率统计了从2011年以来,上海主要仓库的工角槽以及H型钢的库存数据,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相对于2011年较为平稳的库存走势,2012年上海型材市场的库存总量,明显呈现出一个持续下滑的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1月9日,上海型材库存总量为12.42万吨,较年初的减少了6.15万吨,其中工角槽库存8.24万吨,较2012年1月6日减少了3.23万吨;H型钢库存4.18万吨,较2012年1月6日减少2.92万吨。而2011年末的库存总量只比年初的统计减少了2.35万吨。数据的对比直观的显示了今年型材库存的下行走势。
为什么今年的型材库存会持续下滑,进入低位期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问题是一直严重困扰钢贸行业的,今年尤为严重,资金紧缺的问题甚至从钢贸商发展到了钢厂,频繁有钢厂因资金周转、信贷等问题破产,老板跑路等现象发生。今年上海市场就发生了多起因无力偿还贷款而与银行、客户产生纠纷、甚至诉讼的案件。许多银行纷纷对钢贸行业做出了限制性的信贷政策。而钢贸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在今年资金面较紧的情况下,向银行的信贷难度增大的情况下,使得许多商家无力做大库存。
其次,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制约商贸备货积极性。今年钢铁市场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下行过程,市场持续低迷,商家出货比较困难,为降低风险,许多商贸纷纷减少订货,按需采购,维持库存低位。随着下游缓慢消化,市场库存逐步降低。
再次,从钢厂方面来看,厂家为避免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周转,多按单生产,外放市场的产量比较少;从贸易商方面来看,商家为加速回款,降低风险,从钢厂订货直发的操作模式越来越多。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型材社会库存的持续下降。综合以上三点来看,今年型材市场库存的持续下降的确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在低迷行情下,银行、钢贸商以及厂家在市场的博弈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即将迈入2013年,型社会库存又会如何变化呢?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的钢贸行业,资金问题并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迅速、有效解决的难题,整个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的调整阶段,厂家及贸易商仍然将以控制生产、减少订货、降低风险为主要操作方式。因此,预计明年型材市场低库存现象或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