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下旬中板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以来,市场陷入一片低迷状态,贸易商信心低落谷底,部分被逼退市,然而就在这萧条行情中,近两周中板市价却出现报复性拉涨,这一线曙光给钢市带来了一丝希望,使原本沉闷的钢市变得活跃起来。但这究竟是行情反转,还是仅仅超跌后的反弹呢?经历过暴涨后,中板面对即将到来的“银十”走势又会如何呢?
宏观利好逐步兑现,市价回归理性
随着国内万亿投资项目集中获批及美国QE3等宏观利好消息逐步被消化,期货暴涨过后也面临回调风险,上周四期螺和热卷远期均大幅下挫,这让好不容易有回暖眉目的钢市陷入紧张氛围,现货市场降价情绪涌现。受此影响,上周五左右华北部分地区中板价格率先出现松动。基于本周作为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预计期货市场炒作热情会有所降温,在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钢材价格变化也将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钢厂积极拉涨出厂价,停产检修偏少
在这波上涨行情中,钢厂的反应是扭转自身亏损,积极提高出厂价。以韶钢、柳钢为例,在钢市处于下行通道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月出一次价格调整政策,但在9月10日至今,短短的两周时间里,这两个钢厂已经两次将出厂价上调,韶钢由于前期亏损严重,这次拉涨情绪高涨,出厂价连续两次上调100元/吨。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目前钢材价格刚刚企稳,但是钢厂的产能释放动能较足,马钢原定9月中旬检修的计划延迟,且从中钢协公布的数据来看,9月上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89.5万吨,环比增加1.2%,初步估算全年产量接近7亿吨,即使需求受到一定的刺激也会被巨大的钢铁产能所抵消,后期中板资源的供给量仍可能继续增加。
库存降势难以持久,价格仍将承压
通过分析库存可知,7月份以来中板社会库存逐渐下降,截止上周五,全国中板库存减少至138.32万吨,较年内高位时减少28.06万吨,跌幅达16.9%。因近期行情波动剧烈,商家对后市信心不足,贸易商备货补库热情较低是社会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终端需求放量有限,加之临近月底,商家集中还款压力加大,基本以出货为主,市场资源消耗进度趋缓,节后市场库存可能会趋增,届时价格仍将承压。
综合而言,虽社会库存不断减少,但因钢厂生产积极性不降反升,市场资源供给压力偏大,后期供过于求矛盾仍可能进一步加剧,节前乃至10月上半月中板市价出现暴涨可能性较小,跌破前期低位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短期中板市场或将以窄幅偏弱盘整为主,建议商家谨慎备货,密切关注下游需求能否出现实质性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