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经新闻
土地供应升温 万科频繁拿地“补仓”
关键词:房产,  发布时间:2012-09-06

  继各地土地市场迎来推地高峰后,9月上海也迎来一轮推地热潮。截至8月30日,9月上海共有26幅经营性用地入市,土地总面积达97.34万平方米,创年内新高,起始出让金总额已经达到101.04亿元。8月30日,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以7.9亿元竞得松江国际生态商务区14号地块,楼板价5473元/平方米,溢价率9.27%。据悉,其在不久前刚在虹桥商务区拿下一商住综合地块。

  万科频繁拿地“补仓”

  在万科上半年财务报告中,早报记者发现,上半年,万科新获取开发项目13个,对应万科权益规划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2230元/平方米。7月,万科分别在上海、宁波、南昌、青岛、天津、西安新增6个项目,对应万科权益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需支付地价款30.2亿元。

  万科董秘谭华杰曾表示,下半年各地将加大供地力度,土地供应规模将超过上半年,由于开发企业的投资能力尚未全面恢复,资金充裕的企业在下半年或许会有更好的机会。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万科近期拿地动作频繁,与其土地储备去化周期指数有一定的关系,万科2011年土地储备与当年总的销售面积的比值已经降低为3.30,远低于近年一直维持的4左右的水平,这意味着万科的土地储备只够其3.3年开发。而截至2012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金额625.4亿元,销售面积为602.5万平方米,而上半年万科新获取开发项目13个,对应权益规划建筑面积却只有174万平方米,拿地速度相对较慢。“万科今年推货将集中在下半年,且仍将以中小户型为主,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1400亿元左右。如果没有及时地拿地补仓,万科将面临土地储备下降,后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推地高峰房企积极备战

  8月27日,国土部公布,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量为4.72万公顷,仅完成了全年住房供地计划29.6%。今年前7个月,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490亿元,下降27.1%。因此,下半年将敦促地方加快住宅用地土地供应的步伐,9月份或将迎来全国土地成交高峰。

  “目前上市房企拿地热情相比2010年的疯狂已经大幅减退,但相对于今年年初的艰难时期有很大提升。应该说,目前开发商拿地是处在积累备战状态。城市近郊低成本可开发成刚需盘的地块仍然最受开发商欢迎。另外,超大型超低价的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的地块,作为新兴产品,因市场容量大而受到大开发商的欢迎和关注。”薛建雄表示。

  锦和投资集团品牌总监沙立松则认为,目前房企拿地的热情并没有明显减退,尤其是上市房企,对于一二线城市土地甚至表现得有些饥渴。受调控影响,上半年各地新增优质住宅土地出让量极少,导致市场成交量降低,有些企业不得不通过项目并购增加优质项目储备。万科今年很多项目都是通过并购的形式获得,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大型企业也屡有出现。

  张宏伟补充道,房企在一线城市布点,只能拿小块地,二线城市尚有机会,二三线城市由于城市化进程以及下半年大规模推地因素,下半年在土地市场价格仍然相对合理的市场背景下,房企应该会“抄底”土地市场,转战二三线城市,甚至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三四线城市。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目前,去化库存以回笼资金依然是各大房企最主要的任务,部分资金情况较为紧张的房企确实放缓了拿地的脚步。”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金地集团今年上半年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拿地”情况。不过他也认为,房企资金普遍紧张同时也意味着土地的低溢价率甚至零溢价率,对于资金雄厚的房企而言,这反而是抄底土地市场的好机会,为日后的项目开发留下较为充足的利润空间。

  上海供地量依然偏紧

  “上海的土地供应依然偏紧,尤其是商品住宅用地,而且每次土地拍卖,拍卖方都会不断提醒企业谨慎出价。”沙立松认为,受国家房地产调控影响,地方政府供地患得患失,既担心卖不出好价钱,又担心拍卖价太高影响调控大局。

  沙立松说,“上海土地市场已经度过了年初最困难时间,正在大幅快速提升。不过,由于现时采用拍卖模式,导致了地价比房价更不理性的特点,时冷时热的土地市场没能有效大量交易,影响了土地的供应,这也必将影响房产的长期供应,给楼市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管理层该加速对土地拍卖制度进行调整,以避免目前土地市场过冷过热的不合理状态继续。”

  德佑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土地供应依旧保持较为稳定的节奏。就住宅用地而言,主要供应区域集中在外环外区域,如闵行、崇明、宝山及浦东外围区域,都是近期土地市场成交的热点。今年以来,仅有杨浦区新江湾城D5地块一幅住宅用地位于外环以内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