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的传统需求旺季中,下游需求并未如期释放,中板由国庆后的大幅拉涨,到中旬开始逐步下行,再至月底以守稳观望结束了“银十”。面对即将到来的11月份,钢市踏入需求淡季,中板市场会如何运行?“十八大”的到来会否带来曙光?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低库存难持久支撑市价
据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显示,10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9.92万吨,旬环比增长4.33%。从产量数据可以看出,受9月份以来的钢价反弹带动,钢厂复产热情高涨,粗钢产量逐步恢复到200万吨的日均水平,在目前需求低迷形势下,钢价上行将面临巨大压力。具体到中板来看,截至10月26日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41.33万吨,较前一周减少0.26万吨,虽说10月份中板现货市场整体库存量维持低位,并且部分规格存在紧缺或断档情况。但据了解,10月下旬以来,部分钢厂中板产线复产增多,另外部分贸易商为补充规格,月底订货积极性也有所提升,近期像新钢、南钢、普阳以及重钢等钢厂均出现接单量已满的局面;而考虑到货时间因素,预计此番订货量将在11月中下旬抵达市场,这对于下游需求并不充足的中板市场来说,无疑将会压制价格的上行。
主导钢厂价平盘,成本支撑有限
据三季度发布的钢企业绩报告显示,因钢材价格下降大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致使多数钢企三季度业绩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面对四季度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钢厂调价操作也趋于谨慎。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主导钢厂11月份中厚板的出厂价多以持平为主,仅太钢和马钢小幅上调。从钢厂价来看,后期成本对中板市价的支撑也是有限的。
步入需求淡季,成交难有起色
随着国家宏观面“稳增长”政策推出以来,下游基建出现回暖迹象,铁路开工项目再增13个,投资资金规模也有所扩大,这也是9、10月钢市出现震荡向好局面的主推动力。然而随着11月份气温的逐步降低,北方将迎来漫长冬季,工地开工率会急剧下降,工程抢攻量将大大减少,这无疑会直接抑制终端有效需求的释放。虽月初随着“十八大”临近,各种稳市政策相继出炉,对市场信心有提振效果,但面对市场需求支撑不足形成的多空交织局面,令期货钢材走势更为反复,甚至一天几变,使得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综合考虑,笔者认为11月初中板市场将出现稳中震荡运行,而步入中下旬随着宏观利好远去,市场心态恢复平静,市价受需求制约,将进入回调阶段。
钢贸资金危机制约价格上行
钢贸行业危机已持续许久,资金链危机问题始终未得到实质性缓解,银行业对钢贸业贷款控制依然偏紧。另外每个季度末银行存贷率考核也牵动着钢贸企业的神经,11月底离2012年四季度考核只剩下仅有的一个月,还贷的压力会让部分钢贸企业的资金链风险凸显,加上每当临近月底,贸易商又面临给钢厂打款压力,受此双重影响,贸易商主流操作基本是让价抛货,以回笼资金为主,因而资金问题也将在中下旬制约中板价格上行。
基于以上因素,虽“十八大”国内投资和资金面的调整政策以稳为主,短期对钢材市场信心或有提振作用,但支撑钢市价格上行的主要动力仍是下游需求。中板步入11月份钢厂复产增多,面临供应量攀升而需求量缩减这个难题,加之资金面危机难除,价格上涨乏力。综合分析,我们认为11月中板走势将呈现月初稳中震荡,中旬后逐步回落运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