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改革创新 破解钢铁困局
关键词:国内钢市,改革创新,破解钢铁困局  发布时间:2013-08-05

  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以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题,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尽快摆脱困局等行业热点问题,采访了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浩。

  记者:您怎样看待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复杂多变形势?

  任浩: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复苏基础脆弱,风险隐患较多。美国经济虽然有进入复苏通道的迹象,但是实体经济复苏还正在起步阶段。欧洲经济正在博弈中,主权债务危机仍未解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痛苦正严重考验着各类企业,增长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微观经济层面普遍效益低迷。这种困难局面将持续很长时间。

  今年初以来,国内粗钢产能明显释放,产量大幅增长,市场需求增速放缓,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在加剧;钢材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原燃料价格下降幅度,钢铁生产成本仍处高位运行,企业盈利更加困难,亏损面不断扩大,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国内外市场钢材价格均出现持续下跌,表明目前全球钢材市场持续低迷,钢材供给过剩具有全球性,整个行业面临的困难局面将持续很长时间。

  当前,国内钢铁行业困难加剧有三个特征:产能绝对性、长期性过剩和不断有新的产能出现,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和大宗原材料持续高价位,行业大多数企业严重亏损和产量不断增加。山钢集团处于沿海经济带的内陆地区,内陆的生产成本、沿海经济带的市场竞争,使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竞争处境更加不利。

  记者:钢铁企业应该如何破解钢铁行业困难局面,进一步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任浩:钢铁行业的“寒冬”还未真正到来,目前只是进入“深秋”而已。钢铁企业要适应市场、摆脱困境,必须从加快改革和创新上下功夫,不断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制造业转型。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也是钢铁行业最大的红利。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深化改革,就是要让企业的发展战略、管控体系、组织架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等真正适应市场,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钢铁企业还要不断通过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的力度,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和员工的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钢铁企业全部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实在在地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增强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发挥主人翁作用。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我国钢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在信息时代,我国钢铁企业在商业模式上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既要围绕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又要通过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等组合性创新,不断挖掘全流程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益提高的潜力,才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效益。在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强调抓住“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努力突破,实现钢铁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更加注重研发设计,注重为用户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

  记者:钢铁行业微利时代,山钢集团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

  任浩:面对钢铁行业日益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山钢集团将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完成既定的全年任务;按照“梳理、规范,改革、创新,突破、提高”的要求,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力求各类资源协同效率大幅提高,实现集团化运营新突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抓好生产经营,促进既有资产焕发新活力,实现生产经营效率新突破;以效益为根本,全力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实现发展模式新突破。

  围绕实现“三个新突破”,今后将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让职工,让社会高质量地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记者:在转变发展思路方面,山钢集团有哪些具体路径?

  任浩:一是大力倡导新思想、树立新观念,用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牢固树立“山钢的路要靠山钢人自己走,山钢的困难要靠山钢人自己克服,美好山钢要靠全体山钢人共同打造”的坚定信念,准确把握企业自身特点,放手让一切有助于推动创新的才华举措充分施展。二是进一步优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着眼于山钢整体,系统、全面、科学地进行深入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路径,在整体战略引领下,推动山钢沿着正确航向稳健发展、科学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组织管控,深入推进集团化运营,大力提升协同效益。进一步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四是大力实施企业创新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五是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坚持“效益为先、精细为基、活力为本”的基本原则,深入研究经营运行情况,不断创新降本增效措施,持续提升经济技术指标。六是不断深化改革,激活生产力要素,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体制机制;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全局和整体战略出发统筹谋划改革,有效激发干部职工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七是大力加强总部机关能力作风建设。通过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和管理创新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作风,树立主动热情服务、优质高效办事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