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日本冒险右转:不容忽视的地区新不确定性
关键词:日本,地区新不确定性  发布时间:2013-05-07

  最近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印度宣称,“在过去超过1500年的历史中,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就没有特别顺畅过”。这给人以日本想与印度联盟,东西夹击中国之气势和印象。

  目前安倍实行的偏右翼政策,恰反映了安倍和自民党精英的一种焦虑,即在经济持续低迷,邻里关系不确定性等情况下,为寻找一种安全感,日本不断在外交上加强与东南亚、印度、俄罗斯和蒙古等相关国家的关系,针对中国的意味较为明显。

  事实上,经历20多年通缩的日本,不管是波澜不惊的经济,还是老年化严重的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景象,相反,新兴市场国家却欣欣向荣,尤其是中国日益崛起,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使日本精英相当焦虑。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失去自信的美国趁机遏制中国,使日美两国在遏制中国方面有了共同的利益和相互利用。部分日本右翼极端分子或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购岛计划,并逼迫日本政府实施“国有化”政策,从而触发中日在领土上的冲突。

  同时,当前日本国内人心思变,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这为日本国内一些右翼政策创造了环境,使其右翼政策得到国民默许,而一旦出现这种趋势(比如安倍支持率居高不下),就会鼓励部分右翼继续冒险,打压政治上理性的声音和力量,从而操纵社会。显然,在日本这样一个具有服从权威文化的国家,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毕竟,安倍否认“侵略认定”、高喊帝国时代的“天皇陛下万岁”,都没有受到美国和部分日本国民的质疑与批评,反而默许安倍做危险的事情,这种不利的苗头增加了中韩等国阻挡日本社会右转的风险,因为中韩如果做出过激反应,很可能会帮助安倍和他的右翼政党,为日本右转提供口实。

  因此,必须警惕一种对日本政局自说自话式的解读。早在去年日本众议院选举前,安倍就以修宪、行使集体自卫权、否认村山与河野谈话等造势,当时舆论都认为这不过是他竞选的策略,当选后就会理性的看待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安倍已经身着军服登上战车、三呼“天皇陛下万岁”,早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当然,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日本右转是一种可控的“战术工具”,还是随时失控的意外潮流。日本一直想成为正常国家,但受制于其侵略历史和美国控制等两个约束。日本想要成为一个大国,在不敢反对美国等情况下,最终选择借助否定历史和中国威胁论,通过修宪实现军事独立,为政治独立打基础。此外,尽管有猜测认为日本的右翼政策是为了最终驱赶美国,但却根本无法预测,其摆脱美国后是融入亚洲,还是被右翼潮流带回战前。

  因此,在一些大国有意无意地鼓励日本挑战中国的时候,中韩两国务必对安倍的右翼行动提高警惕,共同应对日本的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