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钢铁业短期难反转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铁业,粗钢,钢铁厂  发布时间:2012-07-04

  原料成本挤压

  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材料价格成本“易涨难跌”,居高不下。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高层坦言,2011年前三季度,钢铁上游大宗原燃材料价格连续大幅上涨,进入四季度后,钢材价格大幅回落,带动铁矿石价格回落,但是铁矿石价格回落明显小于钢价降幅,更令人担忧的是,只要钢材价格有所回升,铁矿石价格很快就会跟着上涨,且上涨幅度更大。

  “三大矿山仍处于资源垄断地位,国内粗钢生产需求也比较旺盛,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上述高层表示,此外,煤炭价格也一直处于高位,1至4月份炼焦煤价格同比上涨0.6%,喷吹煤价格同比上涨4.37%。据钢铁协会监测,CIOPI进口铁矿石价格从去年最低的128.4美元/吨,涨至今年5月中旬的152.9美元/吨,累计上涨了24.5美元/吨。

  产能过剩不改

  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据中钢协统计,目前全国有炼钢生产能力的企业500家,有炼铁生产能力的企业700多家,轧钢企业有3000至4000家,粗钢产能已达到9亿吨,而地方中小企业的产量仍在大幅增长。1至5月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粗钢产量下降0.6%,但非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却大幅增长了18.5%,无序竞争带来的产量压力很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45%,世界10大钢铁厂中,中国占了6个。大陆的全部产能预计今年将达9.4亿吨——比需求多出2.2亿吨。“形势很糟,我们从没看到过如此大的产能过剩”,澳大利亚大宗商品咨询机构的负责人迈克尔•科梅萨洛夫如是说。

  目前,中国估计有2700座钢铁厂,其中很多是效率低下的小厂,生产低价值产品;尽管大型钢铁厂已转移到技术阶梯上端,但高端产品目前也供应过剩。虽然宏观层面有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行业兼并重组,但这个目标实现起来也不容易。业内人士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优先目标不同”,地方官员不愿关闭那些提供就业机会和上缴税收的工厂。

  “行业高成本、低效益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需求不旺和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采取了检修减产等措施,使钢铁产能释放速度有所缓解,但日产水平仍处于高位,高产量带来的竞争也使得钢材价格难以大幅提高,预计后期钢材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仍将低位波动。

  需求持续低迷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受全球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国内和国际钢铁需求均呈现疲软状态,特别是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和铁路等基础设施新建项目投资增速回落,加上汽车、造船、机械、家电和轻工等下游制造业用钢需求持续低迷,从而导致钢材价格下跌。

  资金问题难解

  由于市场持续疲软,钢铁企业和用户资金都处于偏紧的状态,销售货款回笼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货款回笼中的现金比例偏低,钢铁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对银行资金已经到了“用不起”的状态。

  河北一家钢厂副总表示,目前一年期的银行基准利率已经升至6.56%,而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去年只有2.42%,今年1至5月份利润率只有0.17%。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上涨37.07%,共支付财务费用336亿元。

  亏损面巨大

  在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供给过剩打击了赢利。中国钢铁产业第一季度亏损10亿元人民币。

  中钢协内部人士透露,5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01.58亿元,环比下降2.05%;实现利税74.12亿元,环比下降17.16%;实现利润仅为14.03亿元,环比减少3.88亿元,降幅21.66%。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当月亏损企业亏损额21.39亿元,环比增亏8.8%,亏损面达到31.25%。

  这是继1月初钢铁利润呈现负数后,钢铁行业经营状况已连续5个月表现惨淡。

  中钢协内部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51.42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利税327.15亿元,同比下降58.47%。值得一提的是,1至5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415.6亿元,降幅94.26%;亏损企业亏损额117.49亿元,同比增加27.38倍去年同期只有4.14亿元,亏损面达到32.5%。

  中钢协一位负责人说,一方面是钢材价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成本费用大幅上升,“一降一升”中挤压着钢铁行业本来就微薄的利润空间,造成钢铁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下降,加上下游行业需求低迷、国内产能过剩的多重因素挤压,钢铁企业大部分品种的销售毛利都处于亏损状态。(文中部分信息来源于《经济参考报》、《环球时报》等)